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ěn

ㄓㄣˇ

部首 目

部外 5

總筆畫 10

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715

左右结构

2511134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wet

buohh

lopd

68022

拼音 zhěn

注音 ㄓㄣˇ

部首 目 部外 5總筆劃 10

統一碼 7715筆順 2511134333

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眕

zhěn ㄓㄣˇ

  1. 自安自重;抑制:“憾而能~者鮮矣。”
  2. 視。

英語 restraint

© 漢典

眕 國語辭典

眕ㄓㄣˇzhěn
形
  1. 自安自重、自抑。《左傳·隱公三年》:「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

© 漢典
【午集中】【目】 眕·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眕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眕·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𠀤音軫。【說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又【爾雅·釋言】重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鮮矣。【註】安重貌。戴侗曰:有忍意。

又人名。晉右衞將軍𨻰眕。【晉書音義】又音眞。 【篇海】或作𥇐。

© 漢典
【卷四】【目】

眕 《说文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目有所恨而止也。从目㐱聲。之忍切

『說文解字注』

(眕)目有所恨而止也。左傳曰。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許語葢古左傳說。釋言。眕、重也。重亦止意。从目。㐱聲。之忍切。十三部。

© 漢典

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ə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siin3 [梅县腔] zhin3 [海陆腔] zhin3 [客英字典] zhin3粤语 can2 zan2

近代音 中古音 照章母 軫韻 上聲 軫小韻 章忍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痕部 ;王力系统:章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眕」 說文‧目部「眕」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𥇐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㪛(zhen3)
    2. 嫃(zhen3)
    3. 袗(zhen3)
    4. 軫(zhen3)
    5. 轸(zhen3)
    6. 屒(zhen3)
    7. 诊(zhen3)
    8. 昣(zhen3)
    9. 䂧(zhen3)
    10. 診(zhen3)
    11. 疹(zhen3)
    12. 辴(zhen3)
同部首
    1. 䀵
    2. 䁲
    3. 眎
    4. 䁩
    5. 睺
    6. 瞶
    7. 睋
    8. 眓
    9. 睁
    10. 眃
    11. 瞀
    12. 䀒
同筆畫
    1. 𠊚
    2. 𠂻
    3. 㑧
    4. 铁
    5. 素
    6. 毤
    7. 莮
    8. 郯
    9. 档
    10. 蚒
    11. 胶
    12. 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