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驚伯有 成語解釋
【解釋】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後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近義詞】自相驚擾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漢典
相驚伯有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相驚伯有
© 漢典
【解釋】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後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近義詞】自相驚擾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