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注音 ㄅㄞˇ ㄗㄨˊ ㄓ ㄔㄨㄙˊ,ㄓˋ ㄙˇ ㄅㄨˋ ㄐㄧㄤ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詞語解釋

解釋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 -----------------
    國語辭典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bǎi zú zhī chóng zhì sǐ bù jiāngㄅㄞˇ ㄗㄨˊ ㄓ ㄔㄨㄥˊ ㄓˋ ㄙˇ ㄅㄨˋ ㄐㄧㄤ
    1. (諺語)​像蜈蚣或馬陸這種多足的蟲類,即使截斷其身軀,亦能支持身體而不倒。後用來比喻人、事雖然衰亡敗落,但在一段時間內,尚能維持興旺繁榮的假象。《文選.曹冏.六代論》:「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也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 漢典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成語解釋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解釋】百足:蟲名,軀幹計二十節,切斷後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出處】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衆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

    【示例】又道是~,跌撲不多時,轉眼就高官大祿,仍舊貴顯。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

    © 漢典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讀作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用以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百足:蟲名,軀幹計二十節,切斷後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常用作分句,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可參見三國·魏·曹冏(jiǒng)《六代論》:“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扶之者衆也。”百足是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約一寸長,全身三十多個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摆式
      2. 摆弄
      3. 摆庄
      4. 摆手
      5. 柏昭
      6. 摆香堂
      7. 碧江
      8. 乐营将
      9. 蹚将
      10. 鮀江
      11. 长江
      12. 御将
    相關詞語
      1. 百篇
      2. 百神
      3. 百事可乐
      4. 百巧成穷
      5. 百星不如一月
      6. 百炼镜
      7. 存十一于千百
      8. 教一识百
      9. 千八百
      10. 杀一利百
      11. 则百
      12. 旅百
      13. 僵仆
      14. 僵槁
      15. 僵踞
      16. 僵踣
      17. 僵住
      18. 僵死
      19. 立僵
      20. 白僵僵
      21. 仆僵
      22. 木僵僵
      23. 顿僵
      24. 枯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