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發燒

拼音 fā shāo

注音 ㄈㄚ ㄕㄠ

發燒 詞語解釋

解釋

◎ 發燒 fāshāo

(1) [have a temperature;have a fever]∶體溫超過37.5°C

一連三天都在發燒

(2) [heat sink]∶由疾病引起的過高體溫(如由於炎症)

-----------------
國語辭典
發燒fā shāo ㄈㄚ ㄕㄠ
  1. 因病毒、細菌感染或其他傷害,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異常,而使體內溫度失去平衡,呈現體溫較正常溫度高的狀態。主要因熱量的產生過多所致。反退燒也稱為「發熱」。

  2. 比喻非常興盛或狂熱。如:「最近股市又發燒了。」

英語 to have a high temperature (from illness)​, to have a fever

德語 fiebern (V)​, Fieber haben

法語 avoir de la fièvre

© 漢典

發燒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發燒 (疾病)

  • 發燒(fever),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的情形。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爲當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爲發燒。發燒是臨牀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牀表現,可見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通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乏少
      2. 髮漂
      3. 髮癥蟲
      4. 髮捻
      5. 髮根
      6. 髮莖
      7. 髮積
      8. 秩稍
      9. 徹梢
      10. 垂髾
      11. 陣梢
      12. 頭梢
      13. 鞭梢
    相關詞語
      1. 發摘奸隱
      2. 發嘔
      3. 發音學
      4. 發神經
      5. 發富
      6. 發祥
      7. 照發
      8. 映發
      9. 擅興發
      10. 弦無虛發
      11. 責發
      12. 批發
      13. 燒羹飯
      14. 燒田
      15. 燒棧
      16. 燒錄
      17. 燒瓶
      18. 燒賣
      19. 烈燒
      2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21. 千日斫柴一日燒
      22. 留得靑山在,不怕沒柴燒
      23. 留得靑山在,不愁沒柴燒
      24. 野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