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xuǎn

ㄒㄩㄢˇ

部首 疒

部外 14

總筆畫 19

繁體 癬

癬 㾌 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663

半包圍結構

413413525121143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qgd|uqgu

knmq

truc

00151

拼音 xuǎn

注音 ㄒㄩㄢˇ

部首 疒 部外 14總筆劃 19

基本區 7663筆順 4134135251211431112

次 標

癣 基本解釋

● 癬

(癬)

xuǎn ㄒㄩㄢˇ


  1. 由黴菌引起的某些皮膚病的統稱,患處常發癢:~疥。頭~。手~。體~。足~。

英語 ringworms

德語 Flechte, Haarflechte, Ringelflechte (S, Med)​,Hautpilz (S, Med)

法語 teigne,dartre,herpès,impétigo,mycose,tinea

【漢典】

癣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癬

癬 xuǎn

名

(1) 由真菌(尤其是髮癬菌屬和小孢子菌屬)所引起的人類和家畜皮膚、毛髮或趾(指)甲的接觸性傳染病,特徵爲皮膚有環形脫色斑,覆以皰疹及鱗屑 [ringworm]

其中是多豪魚…可以已白癬。——《山海經》

(2) 又如:癬疥(皮膚病。癬與疥);癬駁(斑駁)

【漢典】
【午集中】【疒】 癬·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7

↳癬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癣」字頭,请參考「癬」字。)
【午集中】【疒】 癬·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7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𠀤音𤣐。【說文】乾瘍也。【釋名】癬,徙也。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註】皮毛無疥癬。

又【集韻】相然切,音僊。義同。 或作𤸭。

【漢典】
【卷七】【疒】

↳癬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癣」字頭,请參考「癬」字:)
【卷七】【疒】
《說文解字》

乾瘍也。从疒鮮聲。息淺切

《說文解字注》

(癬)乾瘍也。乾音干。瘍之乾者也。釋名曰。癬、徙也。浸淫移徙處日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从𤕫。鮮聲。息淺切。十四部。

【漢典】

癣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uan˨˩˦

粤语 sin2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寒部 ;王力系统:心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癣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癬」。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癬」 說文‧疒部「癬」 「癣」「癣」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癬
㾌
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暅(xuan3)
    2. 咺(xuan3)
    3. 㔵(xuan3)
    4. 㿅(xuan3)
    5. 選(xuan3)
    6. 䠣(xuan3)
    7. 癬(xuan3)
    8. 烜(xuan3)
    9. 㧋(xuan3)
    10. 㾌(xuan3)
    11. 䍻(xuan3)
    12. 喛(xuan3)
同部首
    1. 癴
    2. 癝
    3. 癟
    4. 㿅
    5. 瘂
    6. 痾
    7. 疭
    8. 癄
    9. 瘅
    10. 瘚
    11. 瘡
    12. 痆
同筆畫
    1. 蘊
    2. 鯛
    3. 黀
    4. 鏥
    5. 䮩
    6. 巅
    7. 𠆝
    8. 鶇
    9. 糩
    10. 韛
    11. 鶅
    12. 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