癉 國語辭典
因勞累而生的疾病。《詩經·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憎恨。《書經·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參見「[[火癉]]」條。
【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音旦。【說文】勞病也。【書·畢命】彰善癉惡。【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註】癉疽,惡創。【疏】癉,勞病也。
又黃病。【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幹反。
又與僤同。亦作𤺺。【詩·大雅】下民卒癉。【傳】癉,病也。【釋文】癉,本又作僤。沈本作
𤺺。
又【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𠀤音跢。義同。
又【爾雅·釋詁】癉,勞也。【釋文】丁賀反。
又【博雅】癉,苦也。【釋文】多賀反。
又【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𠀤音嚲。【廣韻】勞也。怒也。【正韻】亦作憚。
又【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𠀤音單。【廣韻】火癉,小兒病也。【集韻】勞病也。【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註】正義曰:癉,音單。旱也。脬,膀胱也。言風癉之病,客居在膀胱。【前漢·藝文志】癉十二病方四十卷。【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韓反。
又【廣韻】徒干切,音壇。風在手足病。
又【集韻】他干切,音𤅩。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𥳑切,
𠀤音亶。【集韻】風病。
又【張衡·東京賦】飛礫雨散,剛癉必斃。【註】癉,難也。言鬼之剛而難者,皆盡死也。【釋文】癉,音亶。
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tĄn˥ 日语读音 YASU韩语罗马 TAN现代韩语 단
客家话 [陆丰腔] dan1 [客英字典] tan3 dan5 [台湾四县腔] dan1 dan3 tan3 [梅县腔] dan1 tan3 dan3 [海陆腔] dan1 dan3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dan1粤语 daan1 daan3 taan2
近代音 端母 寒山韻 上聲 癉小空;端母 歌戈韻 去聲 舵小空;中古音 端母 寒韻 平聲 單小韻 都寒切 一等 開口;定母 寒韻 平聲 壇小韻 徒干切 一等 開口;端母 箇韻 去聲 跢小韻 丁佐切 一等 開口;端母 哿韻 上聲 嚲小韻 丁可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寒部 ;端母 寒部 ;王力系统:端母 元部 ;端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