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ù

ㄘㄨˋ

部首 疒

部外 11

總筆畫 16

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62F

左上包围结构

41341415331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ytd

kysk

tsmm

00184

拼音 cù

注音 ㄘㄨˋ

部首 疒 部外 11總筆劃 16

統一碼 762F筆順 4134141533131134

瘯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瘯

cù ㄘㄨˋ

     ◎ 癬疥一類的皮膚病。

英語 itch

法語 maladie de peau

© 漢典

瘯 國語辭典

瘯ㄘㄨˋcù
名
  1. 疥癬之類的皮膚病。《字彙·疒部》:「瘯,疥癬。」《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 漢典
【午集中】【疒】 瘯·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瘯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瘯·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廣韻】【集韻】【韻會】𠀤千木切,音蔟。【玉篇】瘯蠡,皮膚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瘯蠡,畜之小病,瘯族生疥類是也。蠡則綠生癬類是也。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 漢典
【卷七】【㫃】

族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瘯”字頭,請參考“族”字:)
【卷七】【㫃】
『說文解字』

矢鋒也。束之族族也。从㫃从矢。昨木切文二十三 重五

『說文解字注』

(族)矢鏠也。今字用鏃。古字用族。金部曰。鏃者、利也。則不以爲矢族字矣。束之族族也。族族、聚皃。毛傳云。五十矢爲束。引伸爲凡族類之偁。从㫃。从矢。會意。㫃所㠯標衆。衆矢之所集。此說从㫃之意。㫃所以標衆者、亦謂旌旗所以屬人耳目。旌旗所在而矢咸在焉。衆之意也。韵會、集韵、類篇皆引此。而衍一曰从三字。則不可解矣。昨木切。三部。

© 漢典

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 韩语罗马 COK现代韩语 족

粤语 cuk1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屋韻 入聲 瘯小韻 千木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屋部 ;王力系统:清母 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族」。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族」 甲366合31803「族」 明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029「族」 包2.3「族」 說文‧㫃部「族」 睡.為25「瘯」
「族」 甲948合6438「族」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族」 包2.10
「族」 後2.26.16合34135「族」 宋公差戈春秋晚期集成11289「族」 郭.語3.14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族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㗤(cu4)
    2. 趨(cu4)
    3. 縬(cu4)
    4. 猝(cu4)
    5. 促(cu4)
    6. 㰗(cu4)
    7. 醋(cu4)
    8. 噈(cu4)
    9. 趗(cu4)
    10. 䠞(cu4)
    11. 蹴(cu4)
    12. 蔟(cu4)
同部首
    1. 疛
    2. 痡
    3. 療
    4. 㾖
    5. 瘄
    6. 㾘
    7. 瘼
    8. 瘒
    9. 瘳
    10. 瘐
    11. 疽
    12. 瘋
同筆畫
    1. 澪
    2. 憾
    3. 殨
    4. 䭬
    5. 缳
    6. 緻
    7. 鴬
    8. 䫄
    9. 橎
    10. 暽
    11. 錉
    12. 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