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iāo

ㄅㄧㄠ

部首 疒

部外 11

總筆畫 16

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62D

半包围结构

41341125221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sfi

kmwf

tfbk

00191

拼音 biāo

注音 ㄅㄧㄠ

部首 疒 部外 11總筆劃 16

統一碼 762D筆順 4134112522111234

標

瘭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瘭

biāo ㄅㄧㄠˉ

     ◎ 〔~疽〕手指頭肚兒急性發炎化膿的病,嚴重者會引起末節指骨壞死。中醫稱“蛇頭疔”。

英語 a whitlow

法語 panaris

© 漢典

瘭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瘭 biāo

常用詞組


瘭疽
© 漢典

瘭 國語辭典

瘭ㄅㄧㄠbiāo
  1. 參見「瘭疽 」條。

© 漢典
【午集中】【疒】 瘭·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瘭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瘭·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古文〕𤼄【廣韻】甫遙切【集韻】𤰞遙切,𠀤音猋。瘭疽,病名。【千金方】肉中忽生點,大者如豆,細者如黍粟,甚者如梅李,有根,痛傷應心,久則四面腫泡,曰瘭疽。【後漢·鮮𤰞傳】中國之困,胸背之瘭疽。

又通作漂。【莊子·則陽篇】漂疽疥癰。

又【集韻】匹妙切,音勡。義同。

© 漢典

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ɑu˥ 日语读音 HAREMONO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piau1粤语 biu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瘭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𤼄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镖(biao1)
    2. 穮(biao1)
    3. 颷(biao1)
    4. 颮(biao1)
    5. 镳(biao1)
    6. 骠(biao1)
    7. 淲(biao1)
    8. 檦(biao1)
    9. 飆(biao1)
    10. 灬(biao1)
    11. 標(biao1)
    12. 瀌(biao1)
同部首
    1. 㾽
    2. 痾
    3. 癧
    4. 癓
    5. 痪
    6. 㾑
    7. 㾜
    8. 癄
    9. 癟
    10. 㾭
    11. 㾇
    12. 癍
同筆畫
    1. 濒
    2. 璤
    3. 醗
    4. 薄
    5. 瘻
    6. 褰
    7. 鋻
    8. 褱
    9. 檖
    10. 鲯
    11. 𠒸
    12. 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