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痞滿

拼音 pǐ mǎn

注音 ㄆㄧˇ ㄇㄢˇ

痞滿 詞語解釋

解釋
  • 鬱結懣悶。
  • © 漢典

    痞滿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痞滿 科普中國

  • 痞滿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胃氣壅塞,出現以脘腹滿悶不舒爲主症的病證。以自覺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爲臨牀特點。臨牀表現與西醫學的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相似,這些疾病若以脘腹滿悶不舒爲主症時,可參考本證辨證論治。
  • 痞滿的病名首見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陽之復……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滿。”並認爲其病因有飲食不節、起居不適和寒氣爲患等。《傷寒論》對本病證的理法方藥論述頗詳,如謂“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心下痞,按之濡”,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並指出該病病機是正虛邪陷,升降失調,並擬定了寒熱並用,辛開苦降的治療大法。《諸病源候論•諸痞候》則結合病位病機對病名要領作出闡釋:“諸痞者,營衛不和,陰陽隔絕,臟腑痞塞而不宣,故謂之痞”,“其病之候,但腹內氣結脹滿,閉塞不通。”《丹溪心法•痞》將痞滿與脹滿作了區分:“脹滿內脹而有形;痞者內覺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也,”李東垣《蘭室祕藏•心腹痞悶門》中辛開苦降、消補兼施的枳實消痞丸更是後世治痞名方。張介賓在《景嶽全書•痞滿》中指出:“凡有邪有滯而痞者,實痞也;無邪無滯而痞者,虛痞也。”這種虛實辨證對後世痞滿診治頗有指導意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紕縵
      2. 披慢
      3. 擗慄
      4. 庀工
      5. 疋鄭
      6. 仳別
      7. 匹耦
      8. 匹馬
      9. 覘矕
    相關詞語
      1. 痞隔
      2. 痞積
      3. 痞塊
      4. 痞脹
      5. 痞塞
      6. 痞蹇
      7. 積痞
      8. 地痞
      9. 饞癆痞
      10. 文痞
      11. 陰痞
      12. 兵痞
      13. 滿破著
      14. 滿博
      15. 滿面愁容
      16. 滿額
      17. 滿布疑雲
      18. 滿洲國
      19. 豊滿
      20. 功成行滿
      21. 拋滿
      22. 額滿
      23. 常滿
      24. 傅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