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í

ㄑㄧˊ

部首 疒

部外 4

總筆畫 9

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5A7

左上包围结构

413413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qav

khvp

trh

00142

拼音 qí

注音 ㄑㄧˊ

部首 疒 部外 4總筆劃 9

統一碼 75A7筆順 413413515

疧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疧

qí ㄑㄧˊ

     ◎ 病:“無思百憂,祗自~兮。”

英語 sick

© 漢典

疧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疧 qí

〈名〉

困病 [disease]

疧,病也。從疒,氏聲。——《說文》

之子之遠,俾我疧兮。——《詩·小雅·無將大車》。毛傳:“疧,病也。” 鄭玄箋:“王之遠外我,欲使我困病。”

© 漢典

疧 國語辭典

疧ㄓzhī
動
  1. 生病。《說文解字·疒部》:「疧,病不翅也。」

© 漢典
【午集中】【疒】 疧·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疧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疧·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唐韻】渠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袛。【爾雅·釋詁】疧,病也。【詩·小雅】之子之遠,俾我疧兮。【傳】疧,病也。

又【集韻】【韻會】𠀤章移切,音支。

又【正韻】典禮切,音邸。義𠀤同。

© 漢典
【卷七】【疒】

疧 《说文解字》

【卷七】【疒】
『說文解字』

病也。从疒氏聲。渠支切

『說文解字注』

(疧)病不翅也。翅同啻。口部啻下曰。語時不啻也。倉頡篇曰。不啻、多也。古語不啻、如楚人言夥頤之類。世說新語云。王文度弟阿至惡乃不翅。晉宋閒人尙作此語。帝聲、支聲、氏聲同在十六部。故疧以病不翅釋之。取曡韵爲訓也。爾雅釋詁、詩無將大車白華傳皆云。疧、病也。何人斯叚借祇爲疧。故毛傳曰。祇、病也。言假借也。又按古書或言不啻。或言奚啻。啻皆或作翅。國語曰。奚啻其聞之也。韋注云。奚、何也。何啻、言所聞非一也。孟子。奚翅食重。奚翅色重。趙注。翅、辭也。若言何其重也。今刻本作何其不重也。乃大誤。从𤕫。氏聲。渠支切。十六部。爾雅音義云。或丁禮反。非是。

© 漢典

疧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2 di3 [陆丰腔] ti3 [海陆腔] ki2 di3粤语 kei4潮州话 ki5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支韻 平聲 祇小韻 巨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齊部 ;王力系统:羣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疧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疧」 說文‧疒部「疧」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𤵑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蕲(qi2)
    2. 畁(qi2)
    3. 䓅(qi2)
    4. 亝(qi2)
    5. 碕(qi2)
    6. 籏(qi2)
    7. 棊(qi2)
    8. 骐(qi2)
    9. 荠(qi2)
    10. 埼(qi2)
    11. 綦(qi2)
    12. 䭼(qi2)
同部首
    1. 癑
    2. 㿎
    3. 㾐
    4. 癘
    5. 瘘
    6. 疓
    7. 㾑
    8. 瘦
    9. 痳
    10. 療
    11. 痗
    12. 痐
同筆畫
    1. 胎
    2. 阀
    3. 衳
    4. 欨
    5. 䀕
    6. 竗
    7. 発
    8. 䂜
    9. 㺾
    10. 娰
    11. 矩
    12. 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