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ē

ㄐㄧㄝ

部首 疒

部外 2

總筆畫 7

繁體 癤

癤 𤻛 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596

半包围结构

4134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bk

ksl

tyvv

00127

拼音 jiē

注音 ㄐㄧㄝ

部首 疒 部外 2總筆劃 7

統一碼 7596筆順 4134152

標

疖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癤

(癤)

jiē ㄐㄧㄝˉ

     ◎ 一種侷限性皮膚和皮下組織化膿性炎症。俗稱“癤子”。

英語 pimple, sore, boil

德語 Geschwür (S, Med)

法語 petit abcès,pustule,bouton

© 漢典

疖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癤

癤 jiē

〈名〉

瘡癤。亦指樹枝幹上的疤結硬塊 [furuncle]。如:癤子

常用詞組


癤子
© 漢典
【午集中】【疒】 癤·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5

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疖”字頭,請參考“癤”字。)
【午集中】【疒】 癤·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5

【廣韻】【集韻】𠀤子結切,音節。【廣韻】癰也。【正字通】瘍類,與癰疽別,瘍之小者爲癤。

© 漢典

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ɛ˥

粤语 zit3

吴语 赣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疖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癤
𤻛
𤻵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瑎(jie1)
    2. 稭(jie1)
    3. 接(jie1)
    4. 裓(jie1)
    5. 椄(jie1)
    6. 煯(jie1)
    7. 节(jie1)
    8. 结(jie1)
    9. 擑(jie1)
    10. 菨(jie1)
    11. 堦(jie1)
    12. 楷(jie1)
同部首
    1. 療
    2. 㽴
    3. 㾪
    4. 疸
    5. 㾍
    6. 瘋
    7. 㾣
    8. 癛
    9. 疷
    10. 㾟
    11. 㿃
    12. 癈
同筆畫
    1. 𠇲
    2. 𠙅
    3. 轫
    4. 抛
    5. 㧐
    6. 况
    7. 㕰
    8. 纸
    9. 妪
    10. 㦯
    11. 庎
    12. 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