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èi

ㄨㄟˋ

部首 田

部外 4

總筆畫 9

威 崴 喂 𠂽 𤰣 𤰲 𤰵 𤱖 𤱫 𤰰 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54F

上下结构

2512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geu

wmv

kih

60732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部首 田 部外 4總筆劃 9

統一碼 754F筆順 251211534

常 通 標

畏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畏

wèi ㄨㄟˋ

  1. 怕:~懼。~難(nán )。~罪。大無~。望而生~。
  2. 敬服:敬~。~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後生可~。

英語 fear, dread, awe, reverence

德語 fürchten (V)​,schätzen, bewundern, achten, respektieren

法語 craindre

© 漢典

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畏 wèi

〈動〉

(1) (會意。據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義:害怕)

(2) 同本義(對威勢、威嚴的害怕) [fear]

畏,懼也。——《廣雅·釋詁二》

畏,恐也。——《廣雅·釋詁四》

不畏不怒。——《列子·黃帝》

天明畏。——《書·皋陶謨》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戰國策·齊策》

然畏愬。——《資治通鑑·唐紀》

憂讒畏譏。——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巍巍乎可畏。——明· 劉基《賣柑者言》

畏其脣吻。——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 又如:畏威(畏懼權勢);畏威懷德(害怕他的威嚴,懷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樣害怕);畏天知命(謂知天命,識時務);畏死貪生(害怕死亡,貪戀生存);畏戒(畏懼戒惕);畏附(畏懼依附)

(4) 敬;敬服 [respect]

心畏相公。——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5)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愛憐下民);畏天憫人(敬畏天命,憫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猶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欽(尊敬欽佩);畏愛(敬佩愛戴);畏羨(敬重羨慕)

(6) 嚇唬 [frighten]。如:畏語(指恫嚇他人的言語)

(7) 擔心 [worry]

畏有家人來灑掃。——唐· 王建《寒食行》

(8) 避開 [avoid]

客子常畏人。——三國 魏· 曹丕《雜詩》

(9) 憎惡;怨恨 [hate]

畏,惡也。——《廣雅》

是後魏王畏公子之賢能。——《史記·魏公子列傳》

(10) 忌妒 [envy]。如:畏後生

(11) 死,古代指被兵器殺死 [die]

人皆見曾點曰:“無乃畏邪?”——《呂氏春秋》

詞性變化

◎ 畏 wèi

〈名〉

(1) 通“隈”。彎曲處 [winding place]

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考工記》

(2) 罪 [crime]

畏,罪也。——《廣雅》

◎ 畏 wèi

〈形〉

險惡的 [perilous]

畏路不堪論。——吳國倫《得元乘書》

常用詞組


畏避畏怖畏服畏忌畏懼畏難畏怯畏日畏首畏尾畏縮畏縮不前畏途畏友畏罪
© 漢典

畏 國語辭典

畏ㄨㄟˋwèi
動
  1. 恐懼、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經·震卦·象曰》:「雖凶無咎,畏鄰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2. 敬服。《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漢書·卷三四·黥布傳》:「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形
  1. 可怕的。《莊子·達生》:「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 漢典
【午集上】【田】 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畏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 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古文〕𤰲𤰣【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𠀤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

又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𠛬】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

又【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畏,烏回反。

又【集韻】鄔賄切,音猥。同嵔。嵔壘,山名。或省。

© 漢典
【卷九】【甶】

畏 《说文解字》

【卷九】【甶】
『說文解字』

惡也。从甶,虎省。鬼頭而虎爪,可畏也。𤰲,古文省。於胃切

『說文解字注』

(畏)惡也。从甶、虎省。虎上體省而儿不省。儿者、似人足而有爪也。於貴切。十五部。鬼頭而虎爪。可畏也。說會意。


(𤰲)古文省。下象爪形。

© 漢典

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ei˥˧ 唐代读音 *qiuə̀i日语读音 OSORERU KASHIKOSHI KASHIKOMARU韩语罗马 OY现代韩语 외越南语 uý

客家话 [沙头角腔] wui5 [客英字典] vui5 [陆丰腔] wui5 [东莞腔] wui5 [台湾四县腔] wi5 [梅县腔] wi5 wui5 [海陆腔] wui5 [宝安腔] wui5 [客语拼音字汇] vui4粤语 wai3潮州话 威3 [澄海、潮阳]畏3<鼻化> ,ui3(ùi) [澄海、潮阳]uin3(ùiⁿ)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去聲 胃小空;中古音 影母 未韻 去聲 尉小韻 於胃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灰部 ;王力系统:影母 微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畏」 乙669合14173「畏」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畏」 郭.五.34「畏」 說文古文「畏」 睡.日甲24背「畏」
「畏」 𦅫鎛春秋中期集成271「畏」 郭.成.5「畏」 說文‧甶部
「畏」 王孫遺者鐘春秋晚期集成26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威
崴
喂
𠂽
𤰣
𤰲
𤰵
𤱖
𤱫
𤰰
𪽉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䙿(wei4)
    2. 煟(wei4)
    3. 轊(wei4)
    4. 慰(wei4)
    5. 懀(wei4)
    6. 蝟(wei4)
    7. 䬑(wei4)
    8. 菋(wei4)
    9. 謂(wei4)
    10. 軎(wei4)
    11. 䭳(wei4)
    12. 未(wei4)
同部首
    1. 畡
    2. 畄
    3. 疉
    4. 番
    5. 㽟
    6. 㽥
    7. 㽪
    8. 㽫
    9. 畑
    10. 疀
    11. 畈
    12. 畅
同筆畫
    1. 後
    2. 𠊃
    3. 逊
    4. 峎
    5. 浔
    6. 绗
    7. 蚁
    8. 𠓬
    9. 茰
    10. 屏
    11. 哅
    12. 俭
初中古詩詞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 《登飞来峰》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