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ān

ㄉㄢ

部首 瓦

部外 13

總筆畫 18

瓭 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514

左右结构

35133441112511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dwn|qdwy

nrmvn

rgys

21217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部首 瓦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7514筆順 35133441112511554

甔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甔

dān ㄉㄢˉ

     ◎ 罈子一類的瓦器:酒~。

英語 big jar

法語 grande jarre

© 漢典

甔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甔 dān

〈名〉

陶製罌類容器。亦用作量詞 [bottle]

國計徒盈策,家儲不滿甔。——唐· 陸龜蒙《京口與友生話別》

© 漢典

甔 國語辭典

甔ㄉㄢdān
名
  1. 可容一石的瓦器。《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漿千甔、屠牛羊彘千皮。」

甔ㄉㄢˋ​dàn
  1. (一)​之又音。

© 漢典
【午集上】【瓦】 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甔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瓦】 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都含切,𠀤音耽。【集韻】罃也。【揚子·方言】齊東北海岱之閒謂之甔。【五音集韻】大甖可受一石。【史記·貨殖傳】醬千甔。【註】徐廣曰:大罌缶。○按《玉篇》《韻會》《正韻》以爲小甖,與諸解異。

又【集韻】通作儋。【前漢·蒯通傳】守儋石之祿。【註】應劭曰:受二斛。

又【揚雄傳】家無儋石之儲。【註】孟康曰:儋石,甖石。甖受一石,故云儋石。

又【韻會】通作擔。【揚子·法言】吾見擔石矣。【後漢·明帝紀】生者無擔石之儲。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濫切,音擔。

又【集韻】覩敢切,音膽。

又叉濫切,音𤮭。義𠀤同。

© 漢典

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客家话 [海陆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台湾四县腔] dam1 [梅县腔] dam1粤语 daam1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覃韻 平聲 耽小韻 丁含切 一等 開口;端母 談韻 平聲 擔小韻 都甘切 一等 開口;端母 闞韻 去聲 擔小韻 都濫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添部 ;王力系统:端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甔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瓭
𦉜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襌(dan1)
    2. 担(dan1)
    3. 勯(dan1)
    4. 眈(dan1)
    5. 鄲(dan1)
    6. 殫(dan1)
    7. 单(dan1)
    8. 㴷(dan1)
    9. 聃(dan1)
    10. 殚(dan1)
    11. 砃(dan1)
    12. 躭(dan1)
同部首
    1. 㼠
    2. 㽌
    3. 甎
    4. 㼾
    5. 瓹
    6. 瓿
    7. 㼻
    8. 㽄
    9. 瓮
    10. 㼺
    11. 瓩
    12. 㼼
同筆畫
    1. 鼢
    2. 繤
    3. 觳
    4. 蟞
    5. 檟
    6. 駿
    7. 鳇
    8. 療
    9. 鎚
    10. 𠐣
    11. 㵶
    12. 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