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uì

ㄓㄨㄟˋ

部首 瓦

部外 8

總筆畫 13

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500

左右結構

312122111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gan|tgay

hmmvn

meys

21117

拼音 zhuì

注音 ㄓㄨㄟˋ

部首 瓦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7500筆順 312122111554

甀 基本解釋

● 甀

zhuì ㄓㄨㄟˋ


  1. 古時罈子一類的瓦器:「抱~而汲。」

英語 jar

【漢典】
【午集上】【瓦】 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甀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瓦】 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𠀤音縋。小口罌也。【淮南子·氾論訓】抱甀而汲。【註】今兗州曰小武爲甀,幽州曰瓦。【揚子·方言】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甖,其通語也。【博雅】甀甁也。

又地名。【史記·黥布傳】遂西與上兵遇蘄,西會甀。【註】正義曰:甀,音遂瑞反。蘄,沛郡蘄城。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義同。【列子·湯問篇】當國之中有山,山名壷領,狀若甔甀。【釋文】甀,音垂。

又【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𠀤音錘。

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𠀤音椎。義𠀤同。

【漢典】

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ei˥˧

粤语 zeoi6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支韻 平聲 鬌小韻 直垂切 三等 合口;澄母 寘韻 去聲 縋小韻 馳僞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王力系统:定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甀」居延簡甲1517 「甀」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坠(zhui4)
    2. 綴(zhui4)
    3. 畷(zhui4)
    4. 膇(zhui4)
    5. 缀(zhui4)
    6. 隊(zhui4)
    7. 墜(zhui4)
    8. 縋(zhui4)
    9. 赘(zhui4)
    10. 叕(zhui4)
    11. 㾽(zhui4)
    12. 鑆(zhui4)
同部首
    1. 㽃
    2. 㼭
    3. 瓬
    4. 㼞
    5. 甖
    6. 㼗
    7. 㽉
    8. 甂
    9. 瓲
    10. 㼴
    11. 瓭
    12. 㽆
同筆畫
    1. 湦
    2. 皖
    3. 属
    4. 等
    5. 椟
    6. 嵕
    7. 㖻
    8. 䣗
    9. 衉
    10. 𠗲
    11. 歯
    12. 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