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琵琶

拼音 pí pá

注音 ㄆㄧˊ ㄆㄚˊ

琵琶 詞語解釋

解釋

◎ 琵琶 pípa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中國的一種四絃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
國語辭典
琵琶pí paㄆㄧˊ ˙ㄆㄚ
  1. 樂器名。秦代人民根據鼗的形式創出直柄、圓形音箱的彈撥樂器,至秦漢不斷改進,定型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彈撥的樂器。西元四世紀,西域文化交流,致使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的琵琶傳入內地。唐、宋以來在這兩種琵琶基礎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現今半梨形音箱,以桐木板蒙面,琴頸向後彎曲,琴桿與琴面上設四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除用於歌唱、曲藝、戲曲和歌舞伴奏外,也用於樂器的合奏、伴奏和獨奏。也稱為「鼙婆」。

英語 pipa, Chinese lute, with 4 strings, a large pear-shaped body and a fretted fingerboard

德語 Pipa (Mus)​, Laute (S, Mus)​

法語 pipa (instrument de musique)​

© 漢典

琵琶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琵琶 (樂器)

  •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絃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爲“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爲“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絃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裏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 中國近代民族音樂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兩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藝術對研究民族音樂史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枇杷
      2. 噼啪
      3. 劈啪
      4. 枇杷
      5. 羆褥
      6. 皮硝
      7. 皮殼
      8. 皮油
      9. 皮帶傳動
      10. 皮肉生涯
      11. 马爬爬
      12. 攀爬
      13. 摳扒
      14. 鐵耙
      15. 磕爬
      16. 鐵爬
    相關詞語
      1. 琵琶別弄
      2. 琵琶旧语
      3. 琵琶湖
      4. 琵琶腿
      5. 琵琶虫
      6. 琵琶别调
      7. 琶音
      8. 鳳琶
      9. 别抱琵琶
      10. 鐵板銅琶
      11. 搊琵琶
      12. 铁绰铜琶
      13. 棚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