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í

ㄆㄧˊ

部首 玉

部外 8

總筆畫 12

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435

上下结构

11211121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gxx

mgpp

ccrr

11712

拼音 pí

注音 ㄆㄧˊ

部首 玉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7435筆順 112111211535

通 標

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琵

pí ㄆㄧˊ

     ◎ 〔~琶〕絃樂器(“琶”讀輕聲)。

英語 guitar-like instrument

德語 chinesische Laute

法語 guitare

© 漢典

琵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琵 pí

常用詞組


琵琶琵琶骨琵琶行
© 漢典

琵 國語辭典

琵ㄆㄧˊpí
  1. 參見「琵琶 」條。

© 漢典
【午集上】【玉】 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琵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𠀤音毗。【說文】琵琶,樂器。馬上弦索。从珡,比,意兼聲。【廣韻】推手爲琵,引手爲琶,取其鼓時,以爲之名。【集韻】馬上所鼓,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或从手。【風俗通】長尺五寸,象三才五行。四絃象四時。唐書自下逆鼓曰琵,自上順鼓曰琶。近代樂家所作,不知所起,傅𤣥琵琶序云:漢送烏孫公主,念其道遠,思慕故國,使知音者於馬上作之。【古今樂錄】琵琶出於絃鞉,杜摯以爲興之秦末,蓋古長城役,百姓絃鞉而鼓之。

又魚名。【左思·吳都賦】鮫鯔琵琶。【註】會稽琵琶魚無鱗,形似琵琶。

又【容齋隨筆】白樂天以琵字作入聲讀。如云:四絃不似琵琶聲,亂瀉眞珠細撼鈴。

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皆入聲也。

© 漢典
【卷十二】【琴】

琵 《说文解字》

【卷十二】【琴】
『說文解字』

琵琶,樂器。从珡比聲。房脂切

© 漢典

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i˧˥ 唐代读音 *bhi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越南语 tì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陆丰腔] pi3 [东莞腔] pi2 [海陆腔] pi2 [梅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宝安腔] pi2粤语 pei4潮州话 bi5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琵」 說文‧琴部「琵」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𤧰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㯅(pi2)
    2. 笓(pi2)
    3. 罷(pi2)
    4. 纰(pi2)
    5. 蚍(pi2)
    6. 鞞(pi2)
    7. 魮(pi2)
    8. 㼰(pi2)
    9. 猈(pi2)
    10. 腗(pi2)
    11. 㔥(pi2)
    12. 裨(pi2)
同部首
    1. 毗
    2. 比
    3. 毖
    4. 毙
    5. 毕
    6. 毚
    7. 毘
同筆畫
    1. 弑
    2. 搃
    3. 喝
    4. 揬
    5. 惢
    6. 徧
    7. 喅
    8. 喝
    9. 㪚
    10. 䆡
    11. 筵
    12. 湝
初中古詩詞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