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èi

ㄅㄟˋ

部首 玉

部外 8

總筆畫 12

㻗 蜚 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432

左右結構

112121112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djd|ghdd

mglmy

ckc

11111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部首 玉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7432筆順 112121112111

琲 基本解釋

● 琲

bèi ㄅㄟˋ


  1. 成串的珠子:「珠~闌干。」

英語 necklace

德語 Halsband, Halskette (S)

法語 collier

【漢典】

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琲 bèi

名

(1) 珠串子 [a string of beads]

賜以黃金萬鎰,白璧十雙,明珠百琲。——清· 王韜《淞濱瑣話》

(2) 珠子 [bead]

宮中有七重樓,覆銅瓦,楹極皆大琲雜寶,四隅置銅槽。——《新唐書》

【漢典】

琲 國語辭典

琲ㄅㄟˋbèi
名
  1. 貫珠。即成串的珠子。《廣韻·上聲·賄韻》:「琲,珠五百枚。」《文選·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李善˙注引劉逵曰:「琲,貫也。珠十貫為一琲。」

【漢典】
【午集上】【玉】 琲·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琲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琲·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普乃切,音痱。【說文】珠五百枚也。【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琲,贯也。珠十貫爲一琲。張有曰:草木華未旉,琲磊如珠。

又【廣韻】【集韻】蒲昧切【韻會】蒲妹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佩。

又【廣韻】蒲罪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凂切,𠀤音蓓。義𠀤同。

【漢典】
【卷十三】【蟲】

↳𧕿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琲」字頭,请參考「𧕿」字:)
【卷十三】【蟲】
《說文解字》

臭蟲,負蠜也。从蟲非聲。蜚,𧕿或从虫。房未切

《說文解字注》

(𧕿)臭蟲,負蠜也。按臭蟲下有奪字。當云臭蟲也,一曰負蠜也。畫然二說,如虫部蝝下之竝載三說也。春秋莊二十九年:秋,有蜚。左氏傳曰:爲災也。公羊傳曰:紀異也。穀梁傳曰:一有一亡曰有。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負蠜也。性不食穀,食穀爲災,按子駿葢演左氏說也。劉向以爲蜚色靑,近靑眚。非中國所有,南越盛暑。男女同川澤,淫風所生,爲蟲臭惡。是時嚴公取齊淫女爲夫人。旣入,淫於兩叔,故蜚至。按子政葢演穀梁之說,而何休,范𡩋皆從之也。許列臭蟲於先,而負蠜次之,許意子政說長也。負蠜與蠜畫然二物。釋蟲曰:蛗螽,蠜也。毛傳同。許同,此一物也。釋蟲曰:草螽,負蠜也。毛傳則云草蟲,常羊也。常羊卽負蠜。鄭箋云:艸蟲鳴則阜螽躍而從之,是以謂之負蠜也。劉子駿及許之負蠜卽艸蟲也,卽常羊也。左氏之所以釋蜚也。至於臭蟲生南越而有於中國,子政之說則然。亦如有蜮,有鸜鵒來巢皆本非所有,公穀之所以釋蜚也。釋蟲曰:蜚,蠦蜰。郭云:𦤀蟲,負盤也。攷本艸經蜚蠊。注家云:辛辣而臭,漢中人食之。一名盧蜰,一名負盤。郭注亦謂此,而許虫部蜰下但言盧蜰,不言蜚也。似許不以盧蜰與臭蟲爲一物,本艸之蜚蠊非必淫气所生。劉向所以說經者,又未必蜚蠊也。故所云盧蜰者,葢本艸之蜚蠊。此云臭蟲者,未必爲本艸之蜚蠊也。盤蠜二字尢不當牽混。从蟲非聲。房未切。十五部。

(蜚)𧕿或从虫。今春秋三經皆如此作。古書多叚爲飛字。

【漢典】

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ei˥˧ 日语读音 TSURANUKU韩语罗马 PAY现代韩语 배

客家话 [海陆腔] pui6 [客英字典] pui5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pui5粤语 pui3 pui5潮州话 pai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琲」 說文‧玉部「琲」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㻗
蜚
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贝(bei4)
    2. 惫(bei4)
    3. 狽(bei4)
    4. 備(bei4)
    5. 悖(bei4)
    6. 苝(bei4)
    7. 蓓(bei4)
    8. 僃(bei4)
    9. 㷶(bei4)
    10. 䋳(bei4)
    11. 杮(bei4)
    12. 背(bei4)
同部首
    1. 玐
    2. 玲
    3. 瑺
    4. 玷
    5. 㻦
    6. 琄
    7. 琅
    8. 玴
    9. 琨
    10. 璸
    11. 珺
    12. 瑅
同筆畫
    1. 睌
    2. 嵘
    3. 䘷
    4. 䍵
    5. 𠎑
    6. 筎
    7. 琕
    8. 壻
    9. 敦
    10. 搑
    11. 㺆
    12. 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