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jiā

ㄐㄧㄚ

部首 玉

部外 5

總筆畫 9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3C8

左右結構

112153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lkg|gekg

mgksr

cyj

16100

拼音 jiā

注音 ㄐㄧㄚ

部首 玉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73C8筆順 112153251

標

珈 基本解釋

● 珈

jiā ㄐㄧㄚˉ


  1. 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用頭髮編成假髻,稱「副」;再用簪子把副別在頭上,上加玉飾,稱「珈」;珈數多少有表明身份的作用,如「六珈」爲侯伯夫人所用。

英語 an ornament attached to a woman's hairpin

德語 Gamma (S)

法語 gamma,bijoux

【漢典】

珈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珈 jiā

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 [an ancient woman's personal ornaments]

常用詞組


珈瑪
【漢典】

珈 國語辭典

珈ㄐㄧㄚjiā
名
  1. 古代婦人的首飾。《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漢典】
【午集上】【玉】 珈·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珈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珈·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古牙切。【韻會】【正韻】居牙切,𠀤音嘉。【說文】婦人首飾。【詩·鄘風】副笄六珈。【傳】珈笄,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𤰞。箋:副笄旣笄而加飾也,如今步搖上飾。錢氏曰:今人步搖加飾,以珠飾之。小者六,多者倍蓰至三十六。詩六珈,然則古玉數凡六也。孔氏曰:王后之衡笄,皆以玉爲之,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縣瑱,謂之珈者由副旣笄而加此飾,故謂之珈。【古器圖】珈,加於副之飾也。狀如口,長廣僅寸。

【漢典】
【卷一】【玉】

珈 《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婦人首飾。从玉加聲。《詩》曰:“副筓六珈。”古牙切

【漢典】

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韩语罗马 KA现代韩语 가

客家话 [海陆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粤语 gaa1潮州话 gia1

近代音 見母 家麻韻 平聲陰 家小空;中古音 見母 麻韻 平聲 嘉小韻 古牙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珈」 曾侯乙鐘戰國早期集成287「珈」 新甲3.137「珈」 說文‧玉部「珈」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䴥(jia1)
    2. 擖(jia1)
    3. 豭(jia1)
    4. 笳(jia1)
    5. 抸(jia1)
    6. 哿(jia1)
    7. 梜(jia1)
    8. 嘉(jia1)
    9. 鴐(jia1)
    10. 浃(jia1)
    11. 宊(jia1)
    12. 糘(jia1)
同部首
    1. 㻨
    2. 瑸
    3. 璾
    4. 班
    5. 㻿
    6. 琴
    7. 琂
    8. 珰
    9. 㻁
    10. 瑧
    11. 㻠
    12. 㻓
同筆畫
    1. 耍
    2. 㪵
    3. 郤
    4. 𠖉
    5. 䏢
    6. 飒
    7. 𠀼
    8. 栈
    9. 荏
    10. 㘹
    11. 俜
    12. 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