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uān

ㄏㄨㄢ

部首 犬

部外 18

總筆畫 21

犿 貛 狋 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37E

左右结构

35312225125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ay

khtrg

qmjn

44215

拼音 huān

注音 ㄏㄨㄢ

部首 犬 部外 17總筆劃 20

統一碼 737E筆順 35312225125132411121

標

獾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獾

huān ㄏㄨㄢˉ

     ◎ 哺乳動物,毛灰色,善掘土,穴居山野,晝伏夜出。毛可制筆,毛皮可制裘,其脂肪熬煉的獾油可治療燙傷等。亦稱“狗獾”。

英語 the badger

德語 Dachs (S)

© 漢典

獾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獾

貛 huān

〈名〉

鼬科哺乳類之獾屬( Meles )動物的泛稱 [badger]。體型粗壯,善掘土,廣泛分佈於北半球

© 漢典

獾 國語辭典

獾ㄏㄨㄢhuān
名
  1. 食肉目貂科動物的通稱。體形粗笨,扁頭,臉上有斑紋,毛多灰色。腿短,走路蹣跚,但前肢強勁有力,適於掘洞。通常於夜間活動,以昆蟲、鼠類、果實、鳥蛋等為食。有豬獾、狗獾、美洲獾等種類。

© 漢典
【巳集下】【犬】 獾·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獾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 獾·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廣韻】【集韻】𠀤呼官切,音歡。【廣韻】野豚。或作犿。【集韻】本作貛。或作䝔貆貒,互詳豸豕二部註。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本作狋。詳前狋字註。

© 漢典
【卷九】【豸】

貛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獾”字頭,請參考“貛”字:)
【卷九】【豸】
『說文解字』

野豕也。从豸雚聲。呼官切

『說文解字注』

(貛)野豕也。从豸。雚聲。呼官切。十四部。按𠘯部引爾雅。狐貍貒貈醜。貒作貛。葢貒貛本一字。貛乃貒之或體。淺人刪去上文似豕而肥四字。乃注野豕也三字於此以分別之耳。其物非有二。集韵、類篇亦合爲一字。宜正之曰。貒或从雚聲。

© 漢典

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an˥

客家话 [海陆腔] fon1 fan1 [梅县腔] fon1 [宝安腔] fon1 [客英字典] fan1 [台湾四县腔] fon1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on1 guon4粤语 fun1

近代音 曉母 桓歡韻 平聲陰 歡小空;中古音 曉母 桓韻 平聲 歡小韻 呼官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寒部 ;王力系统:曉母 元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獾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犿
貛
狋
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酄(huan1)
    2. 讙(huan1)
    3. 貆(huan1)
    4. 懁(huan1)
    5. 孉(huan1)
    6. 懽(huan1)
    7. 嚾(huan1)
    8. 鵍(huan1)
    9. 鴅(huan1)
    10. 歡(huan1)
    11. 貛(huan1)
    12. 歓(huan1)
同部首
    1. 㹤
    2. 狫
    3. 犹
    4. 㺟
    5. 㺕
    6. 狅
    7. 獖
    8. 猝
    9. 㹿
    10. 狱
    11. 獩
    12. 狔
同筆畫
    1. 㠤
    2. 䱹
    3. 鯹
    4. 䮨
    5. 㺥
    6. 饊
    7. 齣
    8. 㔒
    9. 衊
    10. 瓌
    11. 䮪
    12. 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