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níng

ㄋㄧㄥˊ

部首 犬

部外 14

總筆畫 17

簡體 狞

狞 𤡛 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370

左右结构

3534454544252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ps

khjpn

qmla

43221

拼音 níng

注音 ㄋㄧㄥˊ

部首 犬 部外 14總筆劃 17

統一碼 7370筆順 35344545442522112

通

獰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獰

níng ㄋㄧㄥˊ

     ◎ 見“獰”。

英語 ferocious appearance; hideous

法語 farouche,hideux

© 漢典

獰 國語辭典

獰ㄋㄧㄥˊníng
形
  1. 凶惡、凶暴。如:「獰笑」、「面目猙獰」。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

  2. 凶猛。唐·貫休〈觀懷素草書歌〉:「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宋·蘇軾〈書韓幹牧馬圖〉詩:「龍顱鳳頸獰且妍,奇姿逸德隱駑頑。」

動
  1. 怒吼、咆哮。唐·韋莊〈觀浙西相府畋遊〉詩:「紫袍日照金鵝鬥,紅旆風吹畫虎獰。」

© 漢典
【巳集下】【犬】 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獰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 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集韻】尼耕切【韻會】泥耕切,𠀤音儜。猙獰,犬毛。

又一曰惡也。

© 漢典

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ŋ˧˥ 日语读音 WARUI韩语罗马 YENG现代韩语 영越南语 nanh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en2 [客英字典] nen2 [海陆腔] nen2 [梅县腔] nen2 [客语拼音字汇] nen2 [宝安腔] len2粤语 ning4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獰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狞
𤡛
𤢆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聍(ning2)
    2. 䗿(ning2)
    3. 柠(ning2)
    4. 鑏(ning2)
    5. 凝(ning2)
    6. 寜(ning2)
    7. 䭢(ning2)
    8. 㝕(ning2)
    9. 甯(ning2)
    10. 寗(ning2)
    11. 寕(ning2)
    12. 儜(ning2)
同部首
    1. 獍
    2. 獏
    3. 犯
    4. 猞
    5. 獐
    6. 獶
    7. 㹧
    8. 猊
    9. 猡
    10. 㹪
    11. 狋
    12. 狃
同筆畫
    1. 轃
    2. 襄
    3. 㠜
    4. 䎯
    5. 䉃
    6. 龌
    7. 壔
    8. 繃
    9. 㘇
    10. 䳔
    11. 㿎
    12. 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