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uán

ㄩㄢˊ

部首 犬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猨 蝯 𤝌 𤟗 𤠔 𧳭 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33F

左右结构

35312125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fe

khgrv

qmjr

44232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部首 犬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733F筆順 3531212513534

次 通 標

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猿

yuán ㄩㄢˊ

     ◎ 哺乳動物,與猴相似,比猴大,頰下沒有囊,沒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都是:~猴。~人。

英語 ape

德語 Affe, Menschenaffe (S, Bio)

© 漢典

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猿

猨、蝯 yuán

〈名〉

(1) (形聲。從犬,袁聲。猿似犬,故從犬。本義:靈長類動物,形態與猴相似) 同本義 [ape]

蝯善援,禺屬。——《說文》。通常寫作“猨、猿”。

貉逾汶則死。——《考工記·總目》。注:“貉或爲猨。謂善緣木之猨也。”

毋教猱升木。——《詩·小雅·角弓》。傳:“猱,猨屬。”

猿狙之便自山林來。——《莊子·天地》

猿之所以壽者,好引其末,是故氣四越。——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猿猴獻果(指將人的四肢在胸前捆在一起的姿勢);猿狖(猿猴);猿眩(猿臨懸崖而目眩。極言險峻);猿臂(臂長如猿,運用自如,亦比喻攻守自如的作戰形勢)

常用詞組


猿猴猿人
© 漢典

猿 國語辭典

猿ㄩㄢˊyuán
名
  1. 靈長目猿科動物的泛稱。與猴同類,惟頰下無囊,無尾,臀無堅皮。形似人,能坐能立,性聰慧,善於模倣,多生活於森林中。種類繁多,如長臂猿、黑猩猩等。

© 漢典
【巳集下】【犬】 猿·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猿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 猿·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玉篇】俗猨字。【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 漢典
【卷十三】【虫】

蝯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猿”字頭,請參考“蝯”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善援,禺屬。从虫爰聲。雨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猨,非是。

『說文解字注』

(蝯)善援。以曡韵爲訓。援者、引也。釋獸曰。猱蝯善援。許意以蝯善攀援、故偁蝯。?則蝯之屬而巳。故不言?。禺屬。?部曰。禺、母猴屬。蝯卽其屬。屬而别也。郭氏山海經傳曰。蝯似獼猴而大。臂腳長。便捷。色有黑有黄。其鳴聲哀。桺子厚言猴性躁而蝯性緩。二者迥異。从虫。爰聲。雨元切。十四部。干祿字書曰。猿俗、猨通、蝯正。

© 漢典

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an˧˥ 唐代读音 *hiuæn日语读音 SARU韩语罗马 WEN现代韩语 원越南语 rô vượn

客家话 [海陆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陆丰腔] jan3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宝安腔] jen2粤语 jyun4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元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元韻 平聲 𡋡小韻 雨元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寒部 ;王力系统:匣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猿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猨
蝯
𤝌
𤟗
𤠔
𧳭
𧳷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緣(yuan2)
    2. 貟(yuan2)
    3. 员(yuan2)
    4. 沅(yuan2)
    5. 縁(yuan2)
    6. 黿(yuan2)
    7. 螈(yuan2)
    8. 厡(yuan2)
    9. 轅(yuan2)
    10. 㛪(yuan2)
    11. 垣(yuan2)
    12. 㹉(yuan2)
同部首
    1. 獙
    2. 狐
    3. 獾
    4. 犸
    5. 㺠
    6. 㹽
    7. 㺕
    8. 狝
    9. 獁
    10. 㺝
    11. 猞
    12. 㺥
同筆畫
    1. 辏
    2. 碒
    3. 𠙧
    4. 𠍖
    5. 䐠
    6. 筲
    7. 䇺
    8. 睢
    9. 輀
    10. 鈳
    11. 䣚
    12. 㨪
初中古詩詞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南北朝·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南北朝·吴均 《与朱元思书》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