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uǎn

ㄑㄩㄢˇ

部首 犬

部外 0

總筆畫 3

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2AD

单体结构

3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e|qttt

knh

qma

40200

拼音 quǎn

注音 ㄑㄩㄢˇ

部首 犬 部外 0總筆劃 3

統一碼 72AD筆順 353

犭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犭

quǎn ㄑㄩㄢˇ

     ◎ 同“犬”。用作偏旁。俗稱“反犬旁”。

英語 dog; radical number 94

© 漢典
【巳集下】【犬】 犬·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犬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犭”字頭,請參考“犬”字。)
【巳集下】【犬】 犬·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𥌭切,圈上聲。【說文】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埤雅】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禮·曲禮】效犬者,左牽之。【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

又【禮·曲禮】犬曰羹獻。【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其親名之曰犬子。

又【左傳·隱八年】遇於犬丘。【註】犬丘,垂也。地有兩名。

© 漢典
【卷十】【犬】

犬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犭”字頭,請參考“犬”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从犬。苦泫切

『說文解字注』

(犬)狗之有縣蹏者也。有縣蹏謂之犬。叩氣吠謂之狗。皆於音得義。此與後蹄廢謂之彘。三毛聚居謂之豬。竭尾謂之豕。同明一物異名之所由也。莊子曰。狗非犬。司馬彪曰。同實異名。夫異名必由實異。君子必貴游藝也。象形。苦泫切。十四部。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又曰。牛羊之字以形聲。今牛羊犬小篆卽孔子時古文也。觀孔子言、犬卽狗矣。渾言之也。凡犬之屬从犬。

© 漢典

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uan˨˩˦ 唐代读音 *kuěn日语读音 KEMONOHEN

粤语 hyun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犬」 甲1023「犬」 戌嗣子鼎商代晚期集成2708「犬」 包2.6「犬」 說文‧犬部「犭」
「犬」 甲1503合31930「犬」 員方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695
「犬」 乙6141合1120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䅚(quan3)
    2. 犬(quan3)
    3. 犮(quan3)
    4. 绻(quan3)
    5. 䊎(quan3)
    6. 虇(quan3)
    7. 綣(quan3)
    8. 畎(quan3)
    9. 烇(quan3)
同部首
    1. 獕
    2. 㺐
    3. 狐
    4. 猛
    5. 犸
    6. 㺥
    7. 獶
    8. 㺡
    9. 獠
    10. 狒
    11. 㹰
    12. 狨
同筆畫
    1. 𠃒
    2. 𠂍
    3. 𠃔
    4. 子
    5. 氵
    6. 工
    7. 尢
    8. 辶
    9. 门
    10. 弋
    11. 才
    12. 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