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uí

ㄎㄨㄟˊ

部首 牛

部外 20

總筆畫 24

㹛 夔 𤛽 𤛾 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2AA

左右结构

312143132511121215153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rut|cutt

hqtce

mbor

28547

拼音 kuí

注音 ㄎㄨㄟˊ

部首 牛 部外 21總筆劃 25

統一碼 72AA筆順 3121431325111212151534354

犪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犪

kuí ㄎㄨㄟˊ

     ◎ 〔~牛〕即“犩”。

© 漢典
【巳集下】【牛】 犪·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20

犪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 犪·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20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𠀤音逵。【廣韻】犪牛,出岷山。【爾雅·釋畜疏】山海經,岷山,其獸多犪牛。註:今蜀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犪牛。晉太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殺之,得三十擔肉,卽爾雅所謂犩牛是也。◎按今山海經書作夔,正韻渠爲切,音同葵。《正字通》書作犪,誤。今改正,从犪。

© 漢典
【卷二】【牛】

㹛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犪”字頭,請參考“㹛”字:)
【卷二】【牛】
『說文解字』

牛柔謹也。从牛夒聲。而沼切

『說文解字注』

(㹛)牛柔謹也。玉篇曰。尙書犪而毅字如此。按凡馴擾字當作此。𣜩作𤛾。廣雅。㹛、柔也。善也。从牛。夒聲。而沼切。古音在三部。按此以貪獸之夔爲聲。爾雅注犪牛、以有角之夔爲聲。陸德明誤爲一字。

© 漢典

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粤语 kwai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夔」。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夔」 鐵100.2合15665「夔」 小臣艅犀尊商代晚期集成5990「夔」 說文‧夊部「犪」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㹛
夔
𤛽
𤛾
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㙺(kui2)
    2. 葵(kui2)
    3. 䖯(kui2)
    4. 䧶(kui2)
    5. 虁(kui2)
    6. 鍷(kui2)
    7. 喹(kui2)
    8. 㙓(kui2)
    9. 㨒(kui2)
    10. 頯(kui2)
    11. 䕫(kui2)
    12. 躨(kui2)
同部首
    1. 犋
    2. 特
    3. 牪
    4. 牤
    5. 犐
    6. 物
    7. 牳
    8. 犞
    9. 牞
    10. 牰
    11. 牦
    12. 牾
同筆畫
    1. 齻
    2. 鬣
    3. 䦆
    4. 纘
    5. 䨉
    6. 䲘
    7. 黵
    8. 鱴
    9. 䵜
    10. 纚
    11. 䲖
    12. 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