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ù

ㄨˋ

部首 牛

部外 4

總筆畫 8

㘬 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269

左右结构

312135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rqr|cqrt

hqphh

mbro

27520

拼音 wù

注音 ㄨˋ

部首 牛 部外 4總筆劃 8

統一碼 7269筆順 31213533

常 通 標

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物

wù ㄨˋ

  1. 人以外的具體的東西:事~。生~。~體。貨~。禮~。文~。~價。~質。地大~博。~極必反。
  2. 內容,實質: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議(羣衆的批評)。待人接~。~望所歸(衆望所歸)。

英語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德語 Ding, Gegenstand (Wirtsch)

法語 objet,chose,un être,matière

© 漢典

物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物 wù

〈名〉

(1) (形聲,從牛,勿聲。“勿”是一種雜色旗,表示雜色。本義:萬物)

(2) 同本義 [object]

物,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說文》

物以羣分。——《禮記·樂記》

四時之散精爲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貢。——《周禮·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種財貨、物件);物母(萬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規律);物祖(萬物之祖);物際(事物的界限);物愷(願各物安樂);物靈(萬物之靈);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東西 [article;thing]

龐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潤物細無聲。——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無所持。——明· 魏禧《大鐵椎傳》

奪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變(事物變化);物隱(事物的隱祕);物端(東西,物品);物誘(爲外物所引誘);物勢(事物的趨勢、態勢);物惑(外物的誘惑);物則(事物的法則);物像(樣子)

(6) 事;事情 [affair]

有物有則。——《詩·大雅·烝民》。傳:“事也。”

(7) 又如:物務(事務);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窮究)

(8) 社會,外界環境 [the outside world]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9) 又如:物外人(塵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運(世運);物外交(超世脫俗的交誼)

(10) 雜色牛 [varicolored ox]

三十維物,爾牲則具。——《詩·小雅·無羊》。毛傳:“異毛色者三十也。”

(11) 雜色的旗 [motley flag]

[九旗] 雜帛爲物,以雜色綴其邊爲燕尾,將帥所建,象物雜色也。——《釋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爲常,旃龍爲旂,通帛爲旃,雜帛爲物…。——《周禮》

(12) 牲畜的種類、 品級 [category]

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駑馬一物。——《周禮》

(13) 又如:物類(同類,物的同類;種類);物匯(物類)

(14) 顏色 [color]

比物四驪。——《詩·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採(色彩)

(16) 哲學用語。物質,與“心”相對 [substance;content]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赤壁賦》

(17) 又如:唯物論;物氣(物質性的妖氣);物觀(客觀)

(18) 物產 [products]

此物故非西產。——《聊齋志異·促織》

(19) 又如:物圖(物產分佈圖);物殷俗阜(物產豐盛,風俗淳厚);物阜民康(物產豐富,人民安康);物阜(物產豐盛)

(20) 他人;衆人 [the others]

損己以利物。——唐· 魏徵《十漸不克終疏》

(21) 又如:物聽(衆人的言論);物意(衆人的心意);物師(衆人的師表);物鬼(人鬼);物跡(人跡);物軌(衆人的榜樣);物宗(衆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對於萬物的役使、支配);物忌(衆人忌憚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衆望)

(22) 景物 [scenery]。如:物華(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財富,財物;特指不動產 [property]。如:物業(家業;家產);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article]。如:物帛(物品財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靈 [deities]

輯江淮物,會大海氣,以合 泰山。——《漢書》

(26) 標記,記號 [mark]

叔孫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詞性變化

◎ 物 wù

〈動〉

(1) 選擇 [choose]

以物地事授地職,而待其政令。——《周禮》

(2) 觀察 [observe]

物土方,議遠邇。——《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常用詞組


物產物腐蟲生物各有主物故物歸原主物候物化物換星移物極必反物價物競天擇物鏡物理物力物力維艱物料物品物情物色物傷其類物態物體物外物物物物交換物以類聚物議物慾物證物質物種物主物資
© 漢典

物 國語辭典

物ㄨˋwù
名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人事物的通稱。如:「天生萬物」。《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黃帝》:「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

  2.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對於「我」而言。如:「物我兩忘」。《史記·卷二四·樂書》:「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指作品或言談中的內容。如:「言之有物」。《文選·陸機·文賦》:「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4. 典章制度。《左傳·哀公元年》:「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

  5. 特指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羊權為黃門侍郎,侍簡文坐。帝問曰:『夏侯湛作羊秉敘絕可想。是卿何物?有後不?』」唐·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動
  1. 選擇。《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淮南子·繆稱》:「欲知天道察其數,欲知地道物其樹,欲知人道從其欲。」

  2. 尋求。如:「物色」。

© 漢典
【巳集下】【牛】 物·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物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 物·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𠀤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又【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

又【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又【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又【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又【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又【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又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又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又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 漢典
【卷二】【牛】

物 《说文解字》

【卷二】【牛】
『說文解字』

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𢿙,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文弗切

『說文解字注』

(物)萬物也。牛爲大物。牛爲物之大者。故物从牛。與半同意。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戴先生原象曰。周人以𣁬、牽牛爲紀首。命曰星紀。自周而上。日月之行不起於𣁬、牽牛也。按許說物从牛之故。又廣其義如此。故从牛。勿聲。文弗切。十五部。

© 漢典

物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唐代读音 *miət日语读音 MONO韩语罗马 MWUL现代韩语 물越南语 vật

客家话 [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粤语 mat6

近代音 微母 魚模韻 入聲作去聲 物小空;中古音 微母 物韻 入聲 物小韻 文弗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沒部 ;王力系统:明母 物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物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物」 甲58合37073「物」 說文‧牛部「物」 睡.法23「物」
甲骨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㘬
𣃦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㡔(wu4)
    2. 䎸(wu4)
    3. 嵨(wu4)
    4. 矹(wu4)
    5. 䦍(wu4)
    6. 僫(wu4)
    7. 霚(wu4)
    8. 柮(wu4)
    9. 務(wu4)
    10. 痦(wu4)
    11. 霧(wu4)
    12. 誤(wu4)
同部首
    1. 犠
    2. 牡
    3. 犑
    4. 牦
    5. 牞
    6. 犗
    7. 犐
    8. 牯
    9. 牭
    10. 犊
    11. 牪
    12. 牻
同筆畫
    1. 瓲
    2. 侈
    3. 𠅎
    4. 匋
    5. 泖
    6. 㲍
    7. 盲
    8. 𠀭
    9. 拞
    10. 佱
    11. 承
    12. 㸫
小學古詩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初中古詩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其五)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清·纪昀 《河中石兽》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魏学洢 《核舟记》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先秦·庄周 庄子《北冥有鱼》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