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牦牛

拼音 máo niú

注音 ㄇㄠˊ ㄋㄧㄨˊ

牦牛 詞語解釋

解釋

◎ 犛牛 máoniú

[yak] 產於西藏的一種大型的野牛或家畜牛;在其背部有短而光滑的毛,在其胸部、體側、四肢和尾部則有長而捲曲的毛。野牛的毛色黑褐,肩高可達2米,體重可達600公斤

-----------------
國語辭典
犛牛lí niú ㄌㄧˊ ㄋㄧㄡˊ
  1.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全身有長毛,野生者色黑,畜養者色白,腿短。是青康藏高原地區主要的力畜。也作「氂牛」。

© 漢典

牦牛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犛牛 (牛科哺乳動物)

  • 犛牛(學名:Bos mutus或Bos grunniens,英文名稱:wild yak),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偶蹄目、反芻亞目、牛科、牛亞科動物,是以中國青藏高原爲中心,及其毗鄰高山、亞高山高寒地區的特有珍稀牛種之一,草食性反芻家畜。犛牛能適應高寒氣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除人類外)哺乳動物,分佈於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犛牛的藏語叫雅客,世界通稱爲“yak”,即藏語譯音。 犛牛叫聲像豬鳴,所以又稱豬聲牛。西方國家因其主產於中國青藏高原藏族地區,也稱西藏牛。犛牛尾如馬尾,所以又名馬尾牛。
  • 犛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燒犛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製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於農耕,又可作高原運輸工具,爲當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產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經濟來源,也是當地畜牧業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種。犛牛作爲一種“全能”家畜,在遺傳上是一個極爲寶貴的基因庫,對人類有着不可忽視的社會及經濟意義。
  • 全世界現有犛牛近1600萬頭,其中中國有1500餘萬頭,是世界上擁有犛牛數量和品種類羣最多的國家,約佔世界犛牛總數的95%以上,佔中國牛隻總數的1/6。
  • 原始犛牛在距今三百多萬年前的更新世生存,廣佈於歐亞大陸東北部。後來,由於地殼運動、氣候變遷而南移至中國青藏高原地區,並適應高寒氣候而延續下來,演化爲現代犛牛。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毛牛
      2. 旄牛
      3. 髦牛
      4. 猫牛
      5. 髦牛
      6. 毛牛
      7. 旄牛
      8. 毛丁
      9. 旄山
      10. 毛丸
      11. 髦子
      12. 茅君
      13. 毛钱
    相關詞語
      1. 牦虱
      2. 牦旄
      3. 牦靬
      4. 牦缨
      5. 牦轩
      6. 马牦
      7. 结牦
      8. 长牦
      9. 毛牦
      10. 豪牦
      11. 丝牦
      12. 牛鞭
      13. 牛螉
      14. 牛星织女
      15. 牛山客
      16. 牛马墙
      17. 牛渚矶
      18. 车牛
      19. 石牛
      20. 吞象食牛
      21. 仇牛
      22. 犘牛
      23. 汗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