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fāng

ㄈㄤ

部首 牛

部外 4

總筆畫 8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265

左右结构

31214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ryn|cyt

hqyhs

mbsy

20527

拼音 fāng

注音 ㄈㄤ

部首 牛 部外 4總筆劃 8

統一碼 7265筆順 31214153

牥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牥

fāng ㄈㄤˉ

  1. 一種頸背部隆起的野牛。
  2. 未經訓練的牛。
© 漢典

牥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牥 fāng

〈名〉

(1) 單峯駝的古名 [one-humped camel]

牥,良牛名。日行二百里。又云牥駝。——《玉篇》

(2) 未經訓練的牛 [untutored ox]

牥,牛未調也。——《龍龕手鑑》

© 漢典
【巳集下】【牛】 牥·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牥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 牥·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𠀤音方。【玉篇】良牛名。日行二百里。【𥡆天子傳】用牥牛二百,以行流沙。【註】此牛能行流沙中,如橐駞。

© 漢典

牥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ŋ˥

近代音 中古音 非母 陽韻 平聲 方小韻 府良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唐部 ;王力系统:幫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牥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匚(fang1)
    2. 趽(fang1)
    3. 錺(fang1)
    4. 枋(fang1)
    5. 坊(fang1)
    6. 堏(fang1)
    7. 蚄(fang1)
    8. 淓(fang1)
    9. 汸(fang1)
    10. 邡(fang1)
    11. 芳(fang1)
    12. 钫(fang1)
同部首
    1. 牯
    2. 牼
    3. 犈
    4. 犆
    5. 犪
    6. 牲
    7. 犉
    8. 牣
    9. 犑
    10. 犡
    11. 牻
    12. 牜
同筆畫
    1. 矷
    2. 䏖
    3. 苦
    4. 态
    5. 凯
    6. 㶩
    7. 供
    8. 垃
    9. 皯
    10. 怶
    11. 徂
    12. 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