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牛腩

拼音 niú nǎn

注音 ㄋㄧㄨˊ ㄋㄢˇ

牛腩 詞語解釋

解釋

◎ 牛腩 niúnǎn

[sirloin] 〈方〉∶牛肚子上和近肋骨處的鬆軟肌肉,也指用它做成的菜餚

-----------------
國語辭典
牛腩niú nǎnㄋㄧㄡˊ ㄋㄢˇ
  1. 牛腹部近肋骨處的鬆軟肌肉稱為「牛腩」。

英語 brisket (esp. Cantonese)​, belly beef, spongy meat from cow's underside and neighboring ribs, erroneously translated as sirloin

德語 Rinderbrust (Dialekt)​ (S)​

法語 poitrine de boeuf

© 漢典

牛腩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牛腩

  •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爲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裏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裏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滷,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腼赧
      2. 愧赧
      3. 蝗蝻
      4. 惭戁
      5. 慚赧
      6. 色赧
    相關詞語
      1. 牛酥
      2. 牛驥同皁
      3. 牛脊雨
      4. 牛马襟裾
      5. 牛衣夜哭
      6. 牛录额真
      7. 蜗牛
      8. 小放牛
      9. 伯牛
      10. 豪牛
      11. 风马牛
      12. 乳牛
      13. 腩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