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ūn

ㄊㄨㄣ

部首 火

部外 8

總筆畫 12

焌 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11E

左右结构

4334412515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ybg

fyrd

uojy

90847

拼音 tūn

注音 ㄊㄨㄣ

部首 火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711E筆順 433441251521

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焞

tūn ㄊㄨㄣˉ

  1. 光明:~耀天地。
  2. 〔~~〕a.(星光)闇弱,如“天策~~。”b.(聲音)盛大,如“戎車嘽嘽,嘽嘽~~,如霆如雷。”
  3. 古代卜卦用來燒灼龜甲的火炬。

英語 dim

德語 dunkel, trüb

法語 sombre

© 漢典

焞 國語辭典

焞ㄔㄨㄣˊchún
形
  1. 光明、明亮。《廣韻·平聲·諄韻》:「焞,明也。」

© 漢典
【巳集中】【火】 焞·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焞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 焞·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集韻】徒渾切,音屯。【說文】作𤑴。隷作焞。【玉篇】焞焞。無光耀也。

又【集韻】灼龜火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昆切,音暾。【左傳·僖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註】天策傅說星,時近日星微,焞焞無光燿也。

又【集韻】一曰灼龜炬。

又【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純。【廣韻】明也。【韻會】火色也。

又【集韻】【正韻】通回切【韻會】吐雷切,𠀤音推。【玉篇】焞焞,盛貌。【詩·小雅】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傳】焞焞,盛也。【釋文】焞,本又作啍。【前漢·韋玄成傳】引《詩》又作推。

又【集韻】祖管切【韻會】作管切,𠀤音纂。【集韻】灼龜也。或作焌。

又【集韻】徂悶切,音鐏。然火以灼龜。或作焌。

又【集韻】【類篇】𠀤祖寸切,音捘。【儀禮·士喪禮】楚焞置于燋,在龜東。【註】楚荆也,荆焞所以鑽灼龜者。【疏】荆是草名。古法鑽龜用,荆謂之荆焞也。◎按廣韻十八諄焞字註云:又他昆切。而二十三䰟內止收燉字,無焞字,疑焞爲燉之重文。

又周禮菙氏註引楚焞,疏與釋文皆作燉,是焞,燉古通用也。互詳燉字註。六書溯原作焞。

© 漢典
【卷十】【火】

焞 《说文解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明也。从火𦎫聲。《春秋傳》曰:“焞燿天地。”他昆切

『說文解字注』

(焞)朙也。鄭語。史伯曰。黎爲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崔瑗河閒相張平子碑云。遷大史令。實掌重黎厤紀之度。亦能焞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有漢。今本國語作淳。漢碑作焞、與許所據合。韋云。淳、大也。燿、明也。下文云。敦大則焞燿。自皆當訓明。士喪禮楚焞。所以鑽灼龜者。楚、荊也。焞、葢亦取明火之意。引申之又訓盛。采芑傳曰。焞焞、盛也。漢時有敦煌郡。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敦、大也。煌、盛也。唐時乃作燉煌。見元和郡縣志。燉乃唐人俗字。非焞之異體也。从火。𦎧聲。他昆切。十三部。毛詩吐雷切。音之轉也。春秋傳曰。傳當作國語。𤑴燿天地。櫽括鄭語。

© 漢典

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ən˥ 日语读音 AKIRAKA韩语罗马 TON现代韩语 돈越南语 hửng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dun1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宝安腔] dun1 sun2 [客英字典] tun2 shun2 [海陆腔] dun1 shun2 [梅县腔] dun1粤语 seon4 teon1

近代音 中古音 禪母 諄韻 平聲 純小韻 常倫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痕部 ;透母 痕部 ;王力系统:精母 文部 ;透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焞」 說文‧火部「焞」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韩国
異體字
焌
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暾(tun1)
    2. 旽(tun1)
    3. 朜(tun1)
    4. 啍(tun1)
    5. 涒(tun1)
    6. 呑(tun1)
    7. 吞(tun1)
    8. 噋(tun1)
    9. 憞(tun1)
同部首
    1. 烮
    2. 㶧
    3. 㷺
    4. 燸
    5. 燒
    6. 熃
    7. 煛
    8. 烑
    9. 熔
    10. 㷾
    11. 㶰
    12. 炃
同筆畫
    1. 綎
    2. 虝
    3. 傔
    4. 絨
    5. 㗎
    6. 猢
    7. 矞
    8. 葿
    9. 硬
    10. 鈨
    11. 㴢
    12. 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