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àn

jiān

ㄐㄧㄢˋ

ㄐㄧㄢ

部首 水

部外 15

總筆畫 18

簡體 溅

湔 溅 碊 𣿽 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FFA

左右结构

44125111341534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maa

ebci

vlhh

33153

拼音 jiàn jiān

注音 ㄐㄧㄢˋ ㄐㄧㄢ

部首 水 部外 15總筆劃 18

統一碼 6FFA筆順 441251113415341534

通

濺 基本解釋

其它字義


● 濺

jiān ㄐㄧㄢˉ

     ◎ 均見“濺”。

英語 sprinkle, spray; spill, splash

德語 anspritzen, bespritzen

法語 jaillir

© 漢典

濺 國語辭典

濺ㄐㄧㄢˋjiàn
動
  1. 液體向四方飛射。如:「浪花四濺」。

  2. 沾染。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漢典
【巳集上】【水】 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濺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廣韻】則旋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𠀤音箋。濺濺,水疾流貌。【沈約詩】出浦水濺濺。

又【廣韻】【集韻】𠀤子賤切,音箭。水激也。通作湔。【史記·藺相如傳】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汗灑也。

又才線切,音賤。激也。 【集韻】或作淺。

又作𣽖。通作碊。

© 漢典
【卷十一】【水】

湔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濺”字頭,請參考“湔”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蜀郡緜虒玉壘山,東南入江。从水前聲。一曰手𤃬之。子仙切

『說文解字注』

(湔)湔水。出蜀郡緜虒玉壘山。東南入江。郡字衍。前志曰。蜀郡緜虒。後志曰。蜀郡緜虒道。有蠻夷曰道。前志省文耳。前志曰。緜虒玉壘山、湔水所出。東南至江陽入江。過郡三。行千八百九十里。又曰。廣漢郡緜竹縣紫巖山、緜水所出。東至新都北入雒。廣漢郡雒縣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過郡三者、蜀郡廣漢犍爲也。湔水、緜水、雒水三水互受通偁。水經云。又東過江陽縣南。雒水從三危山東過廣魏雒縣南。東南注之。是卽漢志之湔水兼緜雒至江陽入江者也。三危山、葢卽漢志之玉壘山。水經以雒爲湔也。江陽今四川瀘州。緜虒玉壘山當在松潘衞境內。蜀都賦曰。廓靈關以爲門。包玉壘而爲宇。劉逵注。玉壘、山名。湔水出焉。在成都西北。岷山畍在後。古曰宇。靈關在前。故曰門也。今水道、緜水由緜竹縣至漢州合雒水。雒水由什邡縣至漢州合緜水。其下流經𥳑州、資陽縣、資縣、內江縣、富順縣至瀘州城與大江會。於漢志、水經皆無不合。特其名或異耳。此史所謂中水也。其上游據酈氏云湔水入江。有湔堋、湔堰、湔㳛諸偁。故今謂中水爲沱江。但秦李冰所造。非禹故道。漢志亦不謂湔爲沱。从水。𣦃聲。子仙切。十二部。一曰湔、半𤃬也。各本作手𤃬之。今依水經注引字林手作半。依集韵、玉篇之作也。此別一義。半澣者、澣衣不全濯之、僅濯其垢處曰湔。今俗語猶如此。此相沿古語。如云湔裙是也。廣韵。湔、洗也。一曰水名。此用說文而互易其先後耳。字林葢全襲說文語。而酈書於湔水出緜虒玉壘山下引呂忱云。一曰半浣水也、下注江。此妄增水字、謂半浣爲湔水別名。亦其涉獵者博。不無抵梧。濯者、𤃬也。湔者、半𤃬也。說文屬辭之法。

© 漢典

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tɕiæn˥ 唐代读音 tziɛ̀n日语读音 SOSOGU韩语罗马 CHEN现代韩语 천

客家话 [梅县腔] cien5 [台湾四县腔] cien5 zien1 [东莞腔] cen3 [海陆腔] cien6 zien1 [宝安腔] cen3 |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4 [客英字典] cien5 zien5粤语 zin1 zin3潮州话 ziang1(chiang) ziang2 (chíang)[潮州]ziêng1 ziêng2

近代音 精母 先天韻 平聲陰 煎小空;精母 先天韻 去聲 箭小空;中古音 精母 先韻 平聲 箋小韻 則前切 四等 開口;精母 線韻 去聲 箭小韻 子賤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寒部 ;王力系统:精母 元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湔」。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湔」 說文‧水部「濺」「溅」 「濺」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湔
溅
碊
𣿽
灒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釼(jian4)
    2. 趝(jian4)
    3. 墹(jian4)
    4. 鐱(jian4)
    5. 餞(jian4)
    6. 臶(jian4)
    7. 鍳(jian4)
    8. 䵛(jian4)
    9. 建(jian4)
    10. 见(jian4)
    11. 賤(jian4)
    12. 䤔(jian4)
    13. 歼(jian1)
    14. 殲(jian1)
    15. 樫(jian1)
    16. 閒(jian1)
    17. 緘(jian1)
    18. 篯(jian1)
    19. 葌(jian1)
    20. 籛(jian1)
    21. 瀐(jian1)
    22. 煎(jian1)
    23. 揃(jian1)
    24. 韉(jian1)
同部首
    1. 汱
    2. 泃
    3. 渞
    4. 淝
    5. 汪
    6. 㴆
    7. 漊
    8. 漙
    9. 渻
    10. 灉
    11. 洊
    12. 淅
同筆畫
    1. 䒏
    2. 轇
    3. 濷
    4. 霣
    5. 鎣
    6. 𠆛
    7. 瀦
    8. 鹱
    9. 䳘
    10. 鎧
    11. 䩲
    12. 㦚
初中古詩詞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 《春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