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àn

ㄌㄢˋ

部首 水

部外 14

總筆畫 17

簡體 滥

滥 漤 灠 𣽦 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FEB

左右結構

441125125314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ahl

esit

vhml

38112

拼音 làn

注音 ㄌㄢˋ

部首 水 部外 14總筆劃 17

基本區 6FEB筆順 44112512531425221

通

濫 基本解釋

● 濫

làn ㄌㄢˋ


  1. 流水漫溢:泛~。
  2. 不加選擇,不加節制:~用職權。寧缺勿~。~伐。
  3. 浮泛不合實際:陳詞~調。~竽充數(喻沒有真正的才幹,而混在行家裏面充數,或以次充好。有時亦表示自謙)。

英語 flood, overflow; excessive

德語 ausschließlich, ausschweifend

法語 abusivement,excessivement

【漢典】

濫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濫

濫 làn

動

(1) (形聲。從水,監聲。本義:浮起,浮現)

(2) 同本義 [float; gush; emerge]

濫,泛也。——《說文》

江出於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荀子·子道》

濫泉正出。——《爾雅·釋水》

濫水之潘爲淵。——《列子·黃帝》

(3) 大水漫出,氾濫 [overflow;flood]

大水氾濫郡國十五有餘。——《漢書·谷永傳》

其水陽焊不耗,陰霖不濫。——《水經注·溼水》

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孟子·滕文公》

又如:氾濫(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濫泉(從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濫汜(氾濫,浮沉)

(4) 浸漬,泡在水裏 [soak]

濫車之水。——《管子·地圖》

(5) 蔓延;波及 [spread]。

如:濫炎(蔓延的火);禍濫及平人

因怒而濫刑。——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又如:濫漫(任意,隨便);濫殺(胡亂殺戳無罪的人);濫濁(過度混亂);濫用職權;濫冗(過多);濫刑(過量的刑罰;任意判罪或施刑)

(6) 通「欿」。貪慾;卑污 [greedy;depraved]

虞公濫於寶於馬。——《呂氏春秋》

又如:濫官(貪官);濫墨(指官吏貪財好賄者);濫溢(胡作非爲)

(7) 通「斂」。收聚 [gather]

至刑不濫。——《淮南子·汜論》

詞性變化


◎ 濫

濫 làn

形

(1) 過度;超過限度;漫無準則 [excessive;wanton]

生穡省用,不濫其度。——《周書·程典》

小人究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2) 虛妄不實 [unreal]

不僭不濫。——《詩·商頌·殷武》

又如:濫言(虛妄不實的言詞);濫詞(虛妄不實的話);濫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襲前人,毫無創新之見)

(3) 謙詞。纔不勝任 [inefficient]。

如:濫膺(濫竽充數。謙詞);濫膺閫外(濫竽充數受命統兵在外)

(4) 用同「爛」 [sadden;mashed]

(5) 破碎,鬆軟。

如:濫泥(爛泥,稀泥)

(6) 程度深。

如:濫熟(極熟悉、熟練)

◎ 濫

濫 làn

副

任意地;肆意地 [arbitrarily;wilfully]

不許濫誅骨肉。——《資治通鑑》

◎ 濫

濫 làn

名

假借爲「鑑」。浴盆 [bath;bathbub]

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莊子·則陽》

鐘鼎壺濫。——《呂氏春秋·節喪》

常用詞組


濫調濫伐濫交濫罵濫觴濫套子濫用濫竽濫竽充數
【漢典】

濫 國語辭典

濫ㄌㄢˋlàn
動
  1. 水漫溢。《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氾濫於中國。」

  2. 過度、失當。如:「寧缺勿濫」。《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刑之不濫,君之明也。」《論語·衛靈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副
  1. 輕率、隨意。如:「濫罰」、「濫賞」、「濫用職權」。《紅樓夢·第二八回》:「這麼濫飲,易醉而無味。」

名
  1. 誇大不實的辭句。《文選·陸機·文賦》:「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

【漢典】
【巳集上】【水】 濫·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濫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濫·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盧瞰切,音纜。【說文】氾也。【增韻】水延漫也。【家語】其源可以濫觴。【註】濫,謂泛濫,小流貌。

又溢也。【水經注】其水陽焊不耗,隂霖不濫。

又𠛬溢曰濫。【詩·商頌】不僭不濫。

又竊也。【賈誼·新書道術篇】反禮爲濫。

又漬也。【魯語】宣公濫于泗淵。【註】漬罟于泗水之淵,以取魚也。

又失實曰濫。【左傳·昭八年】民聽濫也。

又浮辭也。【陸機·文賦】每除煩而去濫。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滌濫。【禮·樂記】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

又【集韻】【韻會】𠀤杜覽切,音啖。竹聲也。【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註】濫之意猶擥聚也。

又【廣韻】胡黯切【集韻】【韻會】戸黤切,𠀤音檻。泉名。【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或作𣽦。通作檻。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降狄道東有白石山濫水。

又【集韻】魯敢切,音覽。與灠同。漬果也。【禮·內則】漿水醷濫。鄭註:濫以諸和水也。紀莒之閒,名諸爲濫。【釋文】乾桃乾梅皆曰諸。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濫來奔。

又胡暫切與鑑。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禮·天官】春秋治鑑。或从水,亦作𦉞㽉。

又浴器也。【莊子·則陽篇】同濫而浴。

 

【漢典】
【卷十一】【水】

濫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氾也。从水監聲。一曰濡上及下也。《詩》曰:“𧥑沸濫泉。”一曰清也。盧瞰切

《說文解字注》

(濫)氾也。謂廣延也。商頌、左傳皆云:賞不僭,荆不濫。魯語:濫於泗淵。皆其引伸之義。从水監聲。盧瞰切。八部。一曰濡上及下也。此因濫與淋聲近。淋訓以水𣵽,則濫訓略同。詩曰:𧥑沸濫泉。觱,小徐作滭。此詩、小雅、大雅皆有之。今作檻泉者,字之假借也。毛曰:觱沸,泉出貌。檻泉,泉正出也。濫泉由小以成大,故偁以證氾義。一曰淸也。此又別一義,與濫葢相反而相成也者。

【漢典】

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Ąn˥˧ 日语读音 MIDARERU MIDARINI韩语罗马 LAM HAM现代韩语 남 람越南语 lạm

客家话 [梅县腔] lam5 [宝安腔] lam5 [客语拼音字汇] lam1 lam3 lam4 [台湾四县腔] lam5 lam1 lam3 nam5 [客英字典] lam5 lam3 [海陆腔] lam6 lam1 lam3 nam5 [东莞腔] lam3粤语 laam6潮州话 nam6 [澄海]nang6 [潮州、饶平]lam6

近代音 來母 監鹹韻 去聲 濫小空;中古音 來母 闞韻 去聲 濫小韻 盧𣊟切 一等 開口;匣母 檻韻 上聲 檻小韻 胡黤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添部 ;匣母 添部 ;王力系统:來母 談部 ;匣母 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濫」 說文‧水部   「濫」 「滥」 「濫」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滥
漤
灠
𣽦
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壏(lan4)
    2. 燗(lan4)
    3. 糷(lan4)
    4. 烂(lan4)
    5. 坔(lan4)
    6. 爤(lan4)
    7. 䲚(lan4)
    8. 钄(lan4)
    9. 䪍(lan4)
    10. 爦(lan4)
    11. 㔋(lan4)
    12. 爛(lan4)
同部首
    1. 港
    2. 浥
    3. 㴘
    4. 浲
    5. 瀥
    6. 㳖
    7. 汙
    8. 氿
    9. 沨
    10. 㵃
    11. 㶍
    12. 溿
同筆畫
    1. 懧
    2. 壑
    3. 赡
    4. 儨
    5. 臌
    6. 簘
    7. 濟
    8. 䊣
    9. 歝
    10. 擯
    11. 镡
    12. 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