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澶淵之盟

拼音 chán yuān zhī méng

注音 ㄔㄢˊ ㄩㄢ ㄓ ㄇㄥˊ

澶淵之盟 詞語解釋

解釋
北宋與遼(契丹)訂立的和約。1004年,遼軍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準力主抗戰,勸真宗親征,真宗勉強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宋軍取勝,1005年1月,宋遼訂和約:宋每年向遼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澶州又名澶淵郡,史稱“澶淵之盟”。
-----------------
國語辭典
澶淵之盟chán yuān zhī méngㄔㄢˊ ㄩㄢ ㄓ ㄇㄥˊ
  1.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

© 漢典

澶淵之盟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澶淵之盟 (歷史事件)

  •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爲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爲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爲沾涕”。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蟾妃
      2. 讒嗾
      3. 孱庸
      4. 禪齋
      5. 孱微
      6. 孱細
      7. 曠若發蒙
      8. 幸蒙
      9. 瞈蒙
      10. 層甍
      11. 暡曚
      12. 亂萌
    相關詞語
      1. 澶湲
      2. 澶淵
      3. 澶漫
      4. 澶湉
      5. 漫澶
      6. 宛澶
      7. 盟弟
      8. 盟軍
      9. 盟言
      10. 盟香
      11. 盟山誓海
      12. 盟信
      13. 阿拉伯聯盟
      14. 柯盟
      15. 棄好背盟
      16. 宗盟
      17. 執盟
      18. 兵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