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潼关

拼音 tóng guān

注音 ㄊㄨㄥˊ ㄍㄨㄢ

潼关 詞語解釋

解釋
  • 關隘名。古稱桃林塞。
  • -----------------
    國語辭典
    潼關tóng guān ㄊㄨㄥˊ ㄍㄨㄢ
    1. 地名。在陝西省潼關縣境內。地當黃河之曲,據崤函之固,扼秦、晉、豫三省要衝,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 漢典

    潼关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潼關 (地理名詞)

  •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素有“第一關”的美譽,乾隆皇帝遊歷帝國大好河山,行至於此,也不免感慨潼關之險峻,並於城樓外橫額上留下“第一關”的鎏金御書。
  • 潼關設於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裏,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城舊址。唐置潼津縣,明設潼關衛,清爲潼關縣,民國時襲之。因爲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爲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峯連峯,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裏形勢的隆要。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铜官
      2. 桐棺
      3. 童观
      4. 童冠
      5. 同棺
      6. 铜关
      7. 痛癏
      8. 同贯
      9. 恫瘝
      10. 通管
      11. 痌瘝
      12. 通观
      13. 同爨
      14. 铜陵
      15. 童妙
      16. 同心竭力
      17. 铜堤
      18. 同志
      19. 通替棺
      20. 禅观
      21. 免冠
      22. 凭轼旁观
      23. 上清观
      24. 可观
    相關詞語
      1. 潼函
      2. 潼华
      3. 潼潼
      4. 潼溶
      5. 潼激
      6. 潼滃
      7. 马潼
      8. 崤潼
      9. 关紧
      10. 关覆
      11. 关灸
      12. 关国
      13. 关期
      14. 关索
      15. 通关
      16. 掩关
      17. 讨关
      18. 海关
      19. 代议机关
      20. 近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