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ǔ

ㄨˇ

部首 水

部外 12

總筆畫 15

㵲 𣲘 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F55

左右结构

44131122221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rlo|itgo

eotf

vmeu

38131

拼音 wǔ

注音 ㄨˇ

部首 水 部外 12總筆劃 15

統一碼 6F55筆順 441311222214444

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潕

wǔ ㄨˇ

     ◎ 〔~水〕又作“舞水”,古河名。a.在中國河南省;b.在中國貴州省。

英語 river in Henan

© 漢典

潕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潕 Wǔ

〈名〉

(1) 古水名。潕水 [Wu river]

(2) 源出貴州省甕安縣,東流經鎮遠城爲鎮陽江。又東北流,經芷江,至黔陽縣,與沅江匯合

(3) 一名“舞水”。源出今河南省方城縣東,東流經舞陽縣南、西平縣北,至縣東流入汝水

© 漢典
【巳集上】【水】 潕·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潕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潕·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文甫切【集韻】罔甫切,𠀤音武。水名。【說文】水出南陽舞隂。

又縣名。【水經注】葉陂水,東逕潕陽縣故城北。

又潕溪,武陵五溪之一。【後漢·馬援傳註】潕,一音武。今溪在辰州界。

© 漢典
【卷十一】【水】

潕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南陽舞陽,東入潁。从水無聲。文甫切

『說文解字注』

(潕)潕水。出南陽舞陰。東入潁。南陽郡舞陰、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泌陽縣縣北十里有舞陰故城。水經曰。潕水、出潕陰縣西北扶予山。東過其縣南。又東過西平縣北。又東過郾縣南。又東過定潁縣北。東入於汝。酈云。潕水過潕陰縣北。不出其南。又去郾縣遠。不得過。今水道提綱敘汝水、不言潕水源流。惟方輿紀要引舊志云。潕水、出泌陽縣北。自平地湧出。如飛舞然。東北流達舞陽縣東南爲三里河。又東入於汝。未知今水道然否。水經入汝。許云入潁。乖異俟攷。从水。𣞤聲。文甫切。五部。按水名作潕。縣以水得名。而舞陰、舞陽字作舞。當依漢志。

© 漢典

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wu3 [客英字典] vu3 [海陆腔] wu3粤语 mou5

近代音 中古音 微母 麌韻 上聲 武小韻 文甫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模部 ;王力系统:明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潕」 說文‧水部「潕」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㵲
𣲘
𤅅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乄(wu3)
    2. 瑦(wu3)
    3. 㑄(wu3)
    4. 憮(wu3)
    5. 啎(wu3)
    6. 䡧(wu3)
    7. 忤(wu3)
    8. 庑(wu3)
    9. 娬(wu3)
    10. 珷(wu3)
    11. 䅶(wu3)
    12. 陚(wu3)
同部首
    1. 滀
    2. 㳢
    3. 㶀
    4. 澽
    5. 淣
    6. 洱
    7. 沄
    8. 潴
    9. 溺
    10. 況
    11. 泦
    12. 涔
同筆畫
    1. 線
    2. 䴘
    3. 蝣
    4. 𠏌
    5. 潺
    6. 縀
    7. 䦠
    8. 嬉
    9. 踥
    10. 蕥
    11. 𠏃
    12. 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