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

ㄐㄧˋ

部首 水

部外 11

總筆畫 14

寂 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F03

左右結構

4414452112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phc

ejye

vwkx

33147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水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6F03筆順 44144521123454

漃 基本解釋

● 漃

jì ㄐㄧˋ《集韻》前歷切,入錫從。


  1. 水清淨。《文選•枚乘〈七發〉》:「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 同「寂」。《集韻•錫韻》:「𡧯,或作寂、漃。」
【漢典】
【巳集上】【水】 漃·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漃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漃·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集韻】前歷切,音寂。與𡧯寂𧧌諔家𠀤同。【說文】無人聲。一曰水淨也。【枚乗·七發】漃漻薵蓼。

【漢典】
【卷七】【宀】

↳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漃」字頭,请參考「𡧯」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無人聲。从宀尗聲。𧧌,寂或从言。前厯切

《說文解字注》

(𡧯)無人聲也。从宀尗聲。前歷切。古音在三部。口部作𠴫。𡧯今字作寂。方言作𡧘,云靜也。江湘九嶷之郊謂之𡧘。

(𧧌)𡧯或从言。

【漢典】

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粤语 zik6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沃部 ;王力系统:從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𡧯」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𡧯」 說文‧宀部   「𡧯」    
      「𡧯」 說文‧宀部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寂
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偈(ji4)
    2. 记(ji4)
    3. 鱭(ji4)
    4. 霽(ji4)
    5. 䍯(ji4)
    6. 继(ji4)
    7. 禨(ji4)
    8. 季(ji4)
    9. 臮(ji4)
    10. 悸(ji4)
    11. 漈(ji4)
    12. 跽(ji4)
同部首
    1. 漲
    2. 涣
    3. 瀻
    4. 澬
    5. 浧
    6. 漶
    7. 涋
    8. 灨
    9. 沍
    10. 㶈
    11. 灈
    12. 澛
同筆畫
    1. 㥹
    2. 㱁
    3. 膈
    4. 䅨
    5. 緃
    6. 㮿
    7. 蜻
    8. 墴
    9. 漰
    10. 精
    11. 駆
    12. 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