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uán

ㄌㄨㄢˊ

部首 水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繁體 灤

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E6

左右结构

44141223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yos

eycd

vsf

30194

拼音 luán

注音 ㄌㄨㄢˊ

部首 水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6EE6筆順 4414122341234

標

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灤

(灤)

luán ㄌㄨㄢˊ

  1. 〔~河〕水名,在中國河北省。
  2. (灤)

英語 river and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法語 (rivière et comté de la province du Hebei)​

© 漢典

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灤

灤 Luán

〈名〉

(1) 水名,古名“濡水” [Luan River]。在河北省東北部。發源於沽源縣,上游北流入內蒙,名“閃電河”,又折向東南流入河北省,始稱“灤河”,經灤平、承德、遷西、灤縣入渤海

(2) 灤州 [Luan prefecture]。五代的契丹分平州地置,因灤河得名。治所在義豐(今灤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灤縣、樂亭等縣地

(3) 縣名 [Luan county]。在河北省東部,京沈鐵路和灤河經過縣內。契丹置灤州,治所在義豐。公元1913年改爲義豐縣

© 漢典
【巳集上】【水】 灤·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3

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滦”字頭,請參考“灤”字。)
【巳集上】【水】 灤·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3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𠀤音鸞。漏流也。與灓同。

又水名。【廣輿記】灤河,在永平府。

又州名。【廣輿記】直𨽻永平府灤州,商孤竹國,漢海陽,五代灤州。

© 漢典

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uan˧˥

粤语 lyun4潮州话 罗冤5(鸾)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滦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䜌(luan2)
    2. 挛(luan2)
    3. 孿(luan2)
    4. 峦(luan2)
    5. 欒(luan2)
    6. 㱍(luan2)
    7. 孪(luan2)
    8. 癵(luan2)
    9. 奱(luan2)
    10. 孌(luan2)
    11. 㝈(luan2)
    12. 巒(luan2)
同部首
    1. 漘
    2. 渠
    3. 溈
    4. 湛
    5. 濫
    6. 渚
    7. 灒
    8. 沺
    9. 湦
    10. 淹
    11. 涑
    12. 淄
同筆畫
    1. 塤
    2. 歆
    3. 㠂
    4. 蒳
    5. 溭
    6. 楲
    7. 𠘀
    8. 遤
    9. 溒
    10. 尲
    11. 鿁
    12. 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