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ī

ㄒㄧ

部首 水

部外 10

總筆畫 13

渓 谿 嵠 𤲺 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AA

左右结构

441344355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exd

ebvk

vpzg

32184

拼音 xī

注音 ㄒㄧ

部首 水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6EAA筆順 4413443554134

常 通 標

溪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溪

xī ㄒㄧˉ

     ◎ 山裏的小河溝,泛指小河溝:山~。清~。~水。~澗。~谷。~壑。

英語 mountain stream, creek

德語 Flüsschen (S)​,Bach (S)​,Flüsschen (S)

© 漢典

溪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溪

嵠 xī

〈名〉

(1) (溪本作谿)

(2) 山間不與外界相通的小河溝 [brook;rivulet]

嵠,山瀆無所通者。——《說文》

是故溪狹者速涸。——《墨子·親士》

子越自石溪。——《左傳·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產溝瀆。——司馬相如《上林賦》

(3) 又如:溪步(水涯與渡船處);溪徑(小路。引申謂途徑)

(4) 泛指小河流[rivulet]

武陵有五溪,謂雄溪 、無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經注·沅水》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晉· 陶淵明《陶淵明集·桃花源記》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 瀟水。—— 柳宗元《愚溪詩序》

(5) 又如:溪頭(溪邊)

(6) 沒有出口的山溝[gully]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7) 古族名 [Xi nationality]。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東晉時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Xi prefecture]。在湖南省境內

以溪、 獎、 錦三州降 楚。——《讀史方輿紀要》

常用詞組


溪谷溪澗溪流
© 漢典

溪 國語辭典

溪ㄒㄧxī
名
  1. 山間的小河流。後泛指小河。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唐·杜甫〈玉華宮〉詩:「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溪ㄑㄧ​qī
  1. (一)​之又音。

© 漢典
【巳集上】【水】 溪·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溪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溪·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𠀤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 漢典
【卷十一】【谷】

谿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溪”字頭,請參考“谿”字:)
【卷十一】【谷】
『說文解字』

山瀆无所通者。从谷奚聲。苦兮切

『說文解字注』

(谿)山𨽍無所通者。𨽍各本作瀆。今正。𨸏部曰。𨽍、通溝也。讀若洞。古文作豄。釋山曰。山豄無所通、谿。然則許作𨽍明矣。从谷。奚聲。苦兮切。十六部。

© 漢典

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唐代读音 *kei日语读音 TANI韩语罗马 KYEY现代韩语 계越南语 khe

客家话 [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粤语 kai1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陰 溪小空;中古音 溪母 齊韻 平聲 谿小韻 苦奚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齊部 ;溪母 齊部 ;王力系统:溪母 支部 ;溪母 支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溪」 包2.140反「谿」 說文‧谷部「溪」
楚系簡帛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渓
谿
嵠
𤲺
𥡙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釸(xi1)
    2. 緆(xi1)
    3. 蠵(xi1)
    4. 嵠(xi1)
    5. 忚(xi1)
    6. 翖(xi1)
    7. 腊(xi1)
    8. 貕(xi1)
    9. 㯕(xi1)
    10. 娭(xi1)
    11. 焈(xi1)
    12. 觽(xi1)
同部首
    1. 潪
    2. 㳿
    3. 泗
    4. 漛
    5. 㳎
    6. 洸
    7. 沘
    8. 氾
    9. 潏
    10. 澉
    11. 漷
    12. 湹
同筆畫
    1. 蒘
    2. 䣛
    3. 嗧
    4. 䅚
    5. 锱
    6. 滛
    7. 蒹
    8. 㴰
    9. 䖶
    10. 路
    11. 嫄
    12. 綅
小學古詩詞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宋·曾几 《三衢道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宋·苏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初中古詩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李清照 《如梦令》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其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