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án

liǎn

nián

xián

xiàn

ㄌㄧㄢˊ

ㄌㄧㄢˇ

ㄋㄧㄢˊ

ㄒㄧㄢˊ

ㄒㄧㄢˋ

部首 水

部外 10

總筆畫 13

濂 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93

左右结构

4414315112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uvo|iuvw

etxc

vuxk

38137

拼音 lián liǎn nián xián xiàn

注音 ㄌㄧㄢˊ ㄌㄧㄢˇ ㄋㄧㄢˊ ㄒㄧㄢˊ ㄒㄧㄢˋ

部首 水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6E93筆順 4414315112234

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溓

lián ㄌㄧㄢˊ

  1. (水)平靜:“河~海夷。”
  2. 味淡薄。

其它字義


● 溓

liǎn ㄌㄧㄢˇ

     ◎ 〔~~〕水快凝結成冰的樣子,如“水~~以微凝。”

其它字義


● 溓

nián ㄋㄧㄢˊ

     ◎ 古通“黏”,黏着:“則雖有深泥,亦弗之~也。”

其它字義


● 溓

xián ㄒㄧㄢˊ

     ◎ 水噴出沾在其他物體上。

其它字義


● 溓

xiàn ㄒㄧㄢˋ

     ◎ 以水浸物,使冷卻。

© 漢典
【巳集上】【水】 溓·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溓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溓·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𠀤勒兼切,音濂。【說文】中絕小水。與濂同。

又【集韻】離覽切,音廉。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泥占切,音粘。與黏同。【說文】相著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輸入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溓讀爲黏。謂泥不黏著輻也。

又【廣韻】良冉切【集韻】【正韻】力冉切,𠀤音斂。漬也。一曰薄冰。【潘岳·寡婦賦】水溓溓以微凝。

又【廣韻】力忝切【集韻】盧忝切,𠀤音稴。義同。

又恬靜貌。一曰小水。

又【集韻】乎監切,音銜。濆水沾物也。

又乎韽切,音陷。沉物水中使冷。

又兩減切,音臉。味薄也。

又犁針切,音林。與瀶同。一曰寒也。

© 漢典
【卷十一】【水】

溓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薄水也。一曰中絕小水。从水兼聲。力鹽切

『說文解字注』

(溓)溓溓、薄仌也。溓溓二字依文選注補。潘岳寡婦賦曰。水溓溓以微凝。按食部䭑下云。讀若風溓溓。葢當云讀若風溓之溓。風溓、謂風之蹙凌也。或曰中絕小水。玉篇、廣韵作大水中絕小水出也。當是古人所見完本。後奪誤爲四字耳。謂大水中絕小水之流而出也。八字一句。公羊傳曰。周公盛。魯公燾。羣公溓。何曰。盛者、新穀。燾者、冒也。故上以新也。溓者、連新於陳上財令半相連耳。此溓引伸之義也。公羊疏。本作溓。今本公羊作廩。誤。鄭注周易引羣公溓、見詩采薇正義。又曰淹也。晁以道云。唐本有此四字。楊上善注素問云。溓、水靜也。於此義相近。淹篆下無此義。於此補見。从水。兼聲。力鹽切。七部。按宋晁以道所據唐本力簟反。楊上善素問注廉檢反。李善文選注力檢反。


(濂)或从廉。晁以道云。唐本有。見樓攻媿集。

© 漢典

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æn˧˥; liæn˨˩˦; niæn˧˥; ɕiæn˧˥; ɕiæn˥˧ 日语读音 NEBARITSUK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am2 [客英字典] liam2 | liam1 [海陆腔] liam2 [梅县腔] liam3粤语 lim4 lim5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添韻 平聲 鬑小韻 勒兼切 四等 開口;來母 琰韻 上聲 斂小韻 良冉切 三等 開口;來母 忝韻 上聲 稴小韻 力忝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添部 ;王力系统:來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溓」 𡩝鼎西周早期集成2740「溓」 說文‧水部「溓」
「溓」 厚趠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30
「溓」 𤔲鼎西周早期集成2659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濂
瀶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鲢(lian2)
    2. 鎌(lian2)
    3. 濂(lian2)
    4. 聨(lian2)
    5. 㟀(lian2)
    6. 莲(lian2)
    7. 𠔨(lian2)
    8. 簾(lian2)
    9. 蓮(lian2)
    10. 劆(lian2)
    11. 憐(lian2)
    12. 臁(lian2)
    13. 慩(lian3)
    14. 鄻(lian3)
    15. 㦑(lian3)
    16. 琏(lian3)
    17. 襝(lian3)
    18. 羷(lian3)
    19. 蘞(lian3)
    20. 蔹(lian3)
    21. 櫣(lian3)
    22. 莶(lian3)
    23. 璉(lian3)
    24. 薟(lian3)
    25. 鮎(nian2)
    26. 鵇(nian2)
    27. 䄹(nian2)
    28. 秊(nian2)
    29. 䄭(nian2)
    30. 姩(nian2)
    31. 䩞(nian2)
    32. 秥(nian2)
    33. 粘(nian2)
    34. 黏(nian2)
    35. 鲶(nian2)
    36. 鲇(nian2)
    37. 䝨(xian2)
    38. 舷(xian2)
    39. 稴(xian2)
    40. 嫺(xian2)
    41. 唌(xian2)
    42. 㩮(xian2)
    43. 癇(xian2)
    44. 鷴(xian2)
    45. 弦(xian2)
    46. 瞯(xian2)
    47. 鷼(xian2)
    48. 癎(xian2)
    49. 軐(xian4)
    50. 哯(xian4)
    51. 县(xian4)
    52. 㦑(xian4)
    53. 䧟(xian4)
    54. 誢(xian4)
    55. 埳(xian4)
    56. 䱤(xian4)
    57. 岘(xian4)
    58. 縣(xian4)
    59. 䉯(xian4)
    60. 臽(xian4)
同部首
    1. 㴻
    2. 潵
    3. 灗
    4. 洐
    5. 澭
    6. 湢
    7. 灆
    8. 淤
    9. 源
    10. 湧
    11. 漬
    12. 澒
同筆畫
    1. 䬰
    2. 綑
    3. 䞧
    4. 㙞
    5. 溿
    6. 綕
    7. 龾
    8. 㮟
    9. 傶
    10. 楪
    11. 犑
    12. 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