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ún

ㄔㄨㄣˊ

部首 水

部外 9

總筆畫 12

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7B

左右结构

4414125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yjg

eyra

vsjk

30166

拼音 chún

注音 ㄔㄨㄣˊ

部首 水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6E7B筆順 441412512511

湻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湻

chún ㄔㄨㄣˊ

     ◎ 古同“淳”。

英語 pure, unmixed, genuine; honest

© 漢典
【巳集上】【水】 淳·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湻”字頭,請參考“淳”字。)
【巳集上】【水】 淳·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古文〕𤂸【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純。淸也,樸也。【張衡·思𤣥賦】何道眞之淳粹兮。【註】不澆曰淳。

又沃也。【周語】王乃淳濯饗醴。

又大也。【班固·幽通賦】黎淳耀於高辛兮。

又兵車之耦曰淳。【左傳·襄十一年】鄭伯賂晉侯,廣車軘車淳十五乗。

又鹹也。【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正義】淳鹵,地薄,故表之,輕其賦稅。

又淳淳,流動貌。【莊子·則陽篇】禍福淳淳。

又【集韻】朱倫切,音諄。漬也,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淳而漬之。【註】淳,沃也。

又主尹切,音準。布帛廣幅也。與純通。【周禮·地官】質人壹其淳制。【註】淳作純。

© 漢典
【卷十一】【水】

淳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湻”字頭,請參考“淳”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渌也。从水𦎫聲。常倫切〖注〗𤂸,古文。

『說文解字注』

(淳)淥也。上文曰。淥、或漉字。似?淋二篆宜類廁。恐轉寫者亂之也。內則、考工記注皆曰。淳、沃也。按㡆氏而沃之。卽上文之渥淳其帛也。內則淳熬、淳模之名。因沃之以膏也。然則許云淥也、謂淥之後一義。从水。𦎧聲。常倫切。按當依經典釋文之純反。常倫乃不澆之訓。純醇二字之假借也。假借行而本義廢矣。十三部。

© 漢典

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ən˧˥ 日语读音 ATSUI

客家话 [梅县腔] sh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客英字典] shun2 [海陆腔] shun2粤语 seon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淳」。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淳」 叔良父匜西周晚期考古84.2「淳」 郭.成.4「淳」 說文‧水部「淳」 睡.日甲39背「湻」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淳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犉(chun2)
    2. 䣩(chun2)
    3. 蒓(chun2)
    4. 莼(chun2)
    5. 䫃(chun2)
    6. 鶉(chun2)
    7. 淳(chun2)
    8. 䐇(chun2)
    9. 醇(chun2)
    10. 陙(chun2)
    11. 㝇(chun2)
    12. 𠄤(chun2)
同部首
    1. 潅
    2. 㳣
    3. 漳
    4. 涽
    5. 㶋
    6. 滸
    7. 㳸
    8. 渟
    9. 溷
    10. 洁
    11. 㴿
    12. 㵏
同筆畫
    1. 䛊
    2. 椁
    3. 楗
    4. 斝
    5. 結
    6. 愢
    7. 堠
    8. 椕
    9. 揁
    10. 䜧
    11. 巽
    12. 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