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湯圓

拼音 tāng yuán

注音 ㄊㄤ ㄩㄢˊ

湯圓 詞語解釋

解釋

◎ 湯圓 tāngyuán

[boiled rice dumpling;stuffed dumpling made partly or wholly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served in soup] 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餡兒,煮熟帶湯吃

-----------------
國語辭典
湯圓tāng yuán ㄊㄤ ㄩㄢˊ
  1. 一種以糯米所製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製成圓糰狀,分有餡、無餡兩種。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湯圓》:「一曰湯糰,北方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實常年有之。屑米為粉以製之。……有甜鹹各餡,亦有無餡者,曰『實心湯圓』。」也稱為「湯糰」。

英語 boiled balls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eaten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德語 Tang Yuan, im Wasser gekochte Klebereisbällchen, manchmal mit Füllung (S, Ess)​

法語 Tangyuan (nourriture)​

© 漢典

湯圓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湯圓 (中國傳統食品)

  • 湯圓,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 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爲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裏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然而,湯糰象徵閤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而在南方某些地區,人們在春節的時候也會習慣吃湯圓,而不是餃子。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湯元
      2. 湯元
      3. 唐園
      4. 糖原
      5. 嘡啷
      6. 蹚土馬
      7. 闛鞳
      8. 蹚渾水
      9. 鞺鞈
      10. 闛闔
      11. 嫂溺叔援
      12. 成員
      13. 兩棲演員
      14. 行轅
      15. 妥員
      16. 醇源
    相關詞語
      1. 湯包肚
      2. 湯姆生
      3. 湯甁
      4. 湯禱桑林
      5. 湯井
      6. 湯盞
      7. 洗面湯
      8. 馬虎湯
      9. 雜燴湯
      10. 金湯
      11. 茶湯
      12. 火齊湯
      13. 圓缺
      14. 圓媚
      15. 圓子
      16. 圓闕
      17. 圓蓋
      18. 圓成
      19. 周圓
      20. 通圓
      21. 枘鑿方圓
      22. 環圓
      23. 酒米圓
      24. 匾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