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uáng

ㄏㄨㄤˊ

部首 水

部外 9

總筆畫 12

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5F

左右结构

4413251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rgg

ehag

vnc

36114

拼音 huáng

注音 ㄏㄨㄤˊ

部首 水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6E5F筆順 441325111121

標

湟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湟

huáng ㄏㄨㄤˊ

  1. 〔~水〕水名,在中國青海省。
  2. 低窪積水的地方:“~潦生蘋”。

英語 river in qinghai province

法語 rivière Huang (province du Qinghai)​

© 漢典

湟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湟 huáng

〈名〉

(1) 水名 [Huangshui River] 。在青海省東部,源出海晏縣包呼圖山,東南流經湟源縣、西寧市,至甘肅省蘭州市西達家川入黃河

湟,湟水也。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說文》

(2) 城池 [moat]

湟池紆曲。——枚乘《七發》。注:“城池也。”

(3) 又如:湟潦(低窪積水處)

© 漢典

湟 國語辭典

湟ㄏㄨㄤˊhuáng
名
  1. 河川名。源於大陸地區青海省東北噶爾藏嶺,流入甘肅省會大通河後注入黃河。

  2. 低溼的地方。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六》:「池湟堅牢,人心獷悍。」

© 漢典
【巳集上】【水】 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湟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黃。水名。【說文】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又州名。【韻會】漢西平郡,唐置鄯州,宋改湟州,又改樂州。

又【水經注】桂陽含洭縣洭水。【山海經】謂之湟水。

又潏湟,水波漂疾之貌。【郭璞·江賦】潏湟淴泱。

又神名。【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陸離而後潏湟。

又汨湟,音相切磨貌。【馬融·長笛賦】絞槩汨湟,五音代轉。

又【揚子·方言】湟㲻也。

又【集韻】許放切,音貺。與況同。寒水也。

© 漢典
【卷十一】【水】

湟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从水皇聲。乎光切

『說文解字注』

(湟)湟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金城郡臨羌、二志同。舊西寧衞西二百八十里有故臨羌城。前志臨羌下曰。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僊海、鹽池。北則湟水所出。東至允吾入河。允吾下曰。逆水、出參街谷。東至枝陽入湟。浩亹下曰。浩亹水、出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按水經河水、又東過金城允吾縣北。注言湟水、浩亹水、逆水源流皆甚詳。水道提綱曰。靑海在今西寧府邊西五百餘里。古名西海。卽鮮水也。今爲厄魯特等二十三旗地。靑海東卽湟水。古所謂湟中地。北卽大通河。古所謂浩亹水。東南會湟水入黃河也。湟水卽洛都水。源出今西寧府西北邊外。至今蘭州西境入黃河。按允吾音鉛牙。今甘肅蘭州府府西北三百里有故鉛吾城是也。浩亹音閤門。僊海卽西海。古音西讀如仙。从水。皇聲。乎光切。十部。

© 漢典

湟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ɑŋ˧˥ 唐代读音 huɑng日语读音 HORI KUBOCHI韩语罗马 HWANG现代韩语 황

客家话 [宝安腔] fong2 [海陆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粤语 wong4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唐韻 平聲 黃小韻 胡光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唐部 ;王力系统:匣母 陽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湟」 說文‧水部「湟」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況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諻(huang2)
    2. 䑟(huang2)
    3. 熿(huang2)
    4. 癀(huang2)
    5. 獚(huang2)
    6. 媓(huang2)
    7. 鐄(huang2)
    8. 瑝(huang2)
    9. 䐵(huang2)
    10. 潢(huang2)
    11. 䮲(huang2)
    12. 墴(huang2)
同部首
    1. 㶔
    2. 渧
    3. 淊
    4. 㴫
    5. 洔
    6. 㴽
    7. 瀤
    8. 濭
    9. 浣
    10. 浀
    11. 濦
    12. 㴞
同筆畫
    1. 稍
    2. 満
    3. 訸
    4. 焥
    5. 㢎
    6. 硣
    7. 湗
    8. 㲃
    9. 策
    10. 椢
    11. 塄
    12. 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