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ú

ㄩˊ

部首 水

部外 9

總筆畫 12

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1D

左右结构

441341251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wgj

eomn

voqk

38121

拼音 yú

注音 ㄩˊ

部首 水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6E1D筆順 441341251122

通 標

渝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渝

yú ㄩˊ

  1. 改變,違背(多指感情或態度):忠貞不~。生死不~。
  2. 中國重慶直轄市的別稱。因爲重慶境內嘉陵江古稱渝水,“渝”也作爲重慶的簡稱沿用至今。

英語

change; chongqing

德語 Chongqing (S)​,ändern, widerrufen (V)

法語 changer

© 漢典

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渝 yú

〈動〉

(1) (形聲。從水,俞聲。本義:水由淨變污,引申爲改變,變)

(2) 同本義 [(of one’s attitude or feeling )change]

渝,變污也。——《說文》

渝盟,無享國。——《左傳·桓公元年》

彼其之子,捨命不渝。——《詩·鄭風·羔裘》

明誓固在,不可渝也。——《宋史》

(3) 又如:渝涅(由白變黑。比喻更改初衷);渝移(變易);渝節(變節);渝變(變更,變化)

(4) 引申爲違背 [violate]。如:渝言(食言,背棄前言);渝約(違約,失約);渝盟(背叛盟約)

(5) 氾濫 [overflow]

沸潰渝溢。——木華《海賦》

(6) 又如:渝溢(盈溢)

(7) 通“輸” (shū)。通達 [understand]

弗震弗渝。——《國語·周語上》

渝食於野。——《墨子·非樂上》

其以先後智渝者也。——《管子·侈靡》

詞性變化


◎ 渝 Yú

〈名〉

中國重慶市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Chongqing]。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

© 漢典

渝 國語辭典

渝ㄩˊyú
動
  1. 變更、改變。如:「信守不渝」、「此情不渝」。《詩經·鄭風·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名
  1. 四川省重慶市的簡稱。如:「成渝鐵路」。

© 漢典
【巳集上】【水】 渝·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渝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渝·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𠀤音兪。【說文】變汙也。【爾雅·釋言】渝,變也。【詩·鄭風】舍命不渝。

又水名。【說文】渝水,在遼西臨渝,東出塞。

又水名。【水經注】宕渠郡,蓋古賨國,今賨城縣有渝水。

又州名。【廣韻】本巴國,漢爲巴郡之江州縣,梁於巴郡置楚州,隋攺爲渝州。【廣輿記】今爲重慶府。

又【集韻】兪戍切,音裕。義同。

又大透切,音豆。水名。

又【韻補】叶夷周切,音由。【詩·鄭風】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 漢典
【卷十一】【水】

渝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變汙也。从水俞聲。一曰渝水,在遼西臨俞,東出塞。羊朱切

『說文解字注』

(渝)變污也。釋言曰。渝、變也。鄭風傳、虞翻注易、杜注左傳皆同。許謂瀞而變污。从水。俞聲。羊朱切。四部。一曰渝水在遼西臨渝。東出塞。遼西郡臨渝、二志同。臨渝故城無考。前志臨渝下曰。渝水、首受白狼。東入塞外。又有侯水。北入渝。同郡交黎縣下曰。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按水經注遼水篇詳白狼水、渝水、候水。今渝水未詳。一統志於永平府曰。古今水道變遷。所當闕疑。

© 漢典

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 唐代读音 io日语读音 KAWARU韩语罗马 THWU现代韩语 투

客家话 [海陆腔] ri2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宝安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yi4粤语 jyu4潮州话 而污5(如)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虞韻 平聲 逾小韻 羊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餘母 侯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渝」 說文‧水部「渝」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𠔡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㤤(yu2)
    2. 䱷(yu2)
    3. 隃(yu2)
    4. 虶(yu2)
    5. 狳(yu2)
    6. 於(yu2)
    7. 㬂(yu2)
    8. 娪(yu2)
    9. 腴(yu2)
    10. 欤(yu2)
    11. 鰅(yu2)
    12. 㷒(yu2)
同部首
    1. 淽
    2. 沤
    3. 滛
    4. 漻
    5. 潪
    6. 瀍
    7. 汕
    8. 灒
    9. 㳿
    10. 湒
    11. 泂
    12. 沇
同筆畫
    1. 絟
    2. 䖳
    3. 䋫
    4. 惌
    5. 惥
    6. 旔
    7. 葍
    8. 幅
    9. 帿
    10. 鈩
    11. 傥
    12. 詛
初中古詩詞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