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àn

jiān

ㄐㄧㄢˋ

ㄐㄧㄢ

部首 水

部外 8

總筆畫 11

繁體 漸

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E10

左中右結構

44115213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lrh

ekql

vhpd

32121

拼音 jiàn jiān

注音 ㄐㄧㄢˋ ㄐㄧㄢ

部首 水 部外 8總筆劃 11

基本區 6E10筆順 44115213312

常 標

渐 基本解釋

● 渐

(漸)


  1. 「漸」的簡化字。

英語 gradually

德語 durchfeuchten, inspirieren ,allmählich

法語 progressivement,petit à petit,imbiber,se jeter dans (rivière)​

【漢典】

渐 詳細解釋

見「漸」。

【漢典】
【巳集上】【水】 漸·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渐」字頭,请參考「漸」字。)
【巳集上】【水】 漸·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𠀤𥕌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又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又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又側銜切,音𪗂。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又【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𠀤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又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又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又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又【集韻】子艷切,音𡄑。漸洳,溼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漢典】
【卷十一】【水】

↳漸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渐」字頭,请參考「漸」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从水斬聲。慈冉切

《說文解字注》

(漸)漸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丹陽郡黟,二志同。今安徽徽州府黟縣是其地。云漸水出黟南之蠻夷中,則今錢塘江之北源南源皆見矣。前志黟下曰: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水經曰: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餘杭,東入於海。按班、許、水經皆曰漸江水,酈氏注則曰浙江,葢水經以後無稱漸江者。其前則山海經、吳越、春秋、史記皆曰浙江。山海經有出於漢人者。漢人之書地理志、說文爲謹嚴。據許立文,曰江至會稽山陰爲浙江,謂崏江也。曰漸江水出丹陽黟南蠻中,謂今錢唐江也。分別畫然。葢浙江者,崏江之委。漸江者,錢唐江源流之緫稱。二水古於山陰相合,故可統名之曰浙江。後世水道絕不相通,而錢唐江猶冒浙江之名,失其本號耳。水道提綱曰:浙水有南北二源。北曰徽港,卽新安江,出歙縣、黟縣、績溪、休寧諸山。南源有二。一曰衢港,卽信安江,出開化、江山二縣山。一曰婺港,卽東陽江。出東陽縣山。南北二港在嚴州府治建德縣合流,而北經桐廬縣、富陽縣,至蕭山縣西南,合浦陽江,經杭州府城東南,至龕赭二山之閒入海。班、許云黟南蠻中,今之北源南源皆包舉矣。从水斬聲。慈冄切。八部。按走部有𧽯字,訓進也。今則皆用漸字而𧽯廢矣。

【漢典】

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tɕiæn˥

粤语 zim1 zim6潮州话 ziam6(chĩam) ziam1(chiam) [澄海]ziang6 ziang1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漸」。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漸」 包2.61「漸」 說文‧水部「漸」 「渐」「渐」
「漸」 包2.84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糋(jian4)
    2. 䤔(jian4)
    3. 鋻(jian4)
    4. 剣(jian4)
    5. 薦(jian4)
    6. 㨴(jian4)
    7. 㺂(jian4)
    8. 剱(jian4)
    9. 釰(jian4)
    10. 賤(jian4)
    11. 鍳(jian4)
    12. 劔(jian4)
    13. 傔(jian1)
    14. 鳽(jian1)
    15. 艱(jian1)
    16. 鰹(jian1)
    17. 缄(jian1)
    18. 瀐(jian1)
    19. 囏(jian1)
    20. 韀(jian1)
    21. 菅(jian1)
    22. 碊(jian1)
    23. 惤(jian1)
    24. 㡨(jian1)
同部首
    1. 瀠
    2. 濽
    3. 沶
    4. 流
    5. 潧
    6. 洽
    7. 灍
    8. 汼
    9. 㵜
    10. 漺
    11. 濳
    12. 汤
同筆畫
    1. 欷
    2. 㝞
    3. 䞙
    4. 萃
    5. 㝠
    6. 萌
    7. 铫
    8. 庵
    9. 𠋸
    10. 許
    11. 掞
    12. 唫
初中古詩詞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清·纪昀 《河中石兽》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清·纪昀 《河中石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