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ìn rùn zhī zèn
注音 ㄐㄧㄣˋ ㄖㄨㄣˋ ㄓ ㄗㄣˋ
語出《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指讒言如水之滲透,積久而逐漸發生作用。《三國志.卷五七.吳書.張溫傳》:「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也作「浸潤」。
【解釋】比喻暗中誹謗別人的壞話。
【出處】《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中傷他人的讒言逐漸發生作用
【載入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