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huí

ㄏㄨㄟˊ

部首 水

部外 6

總筆畫 9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D04

左右结构

4412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lkg

ewr

vjj

36100

拼音 huí

注音 ㄏㄨㄟˊ

部首 水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6D04筆順 441252511

標

洄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洄

huí ㄏㄨㄟˊ

  1. 水迴旋而流。
  2. 上水,逆流:“溯~從之,道阻且長”。

英語 a back-water; an eddy a whirlpool

德語 Strudel (S)

法語 (se dit de l'eau)​ tourbillonner,tournoyer

© 漢典

洄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洄 huí

〈動〉

(1) (會意。從水回,回亦聲。本義:逆流而上)

(2) 同本義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

洄,溯洄也。——《說文》

逆流而上曰泝洄。——《爾雅·釋水》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詩·秦風·蒹葭》

潯陽五溪水,沿洄直入 巫山裏。—— 李白《送別》

(3) 又如:洄沿(洄,逆流而上;沿,順流而下);洄游(同迴游)

(4) 追溯往昔 [trace back to]

遊今洄古,可以鑑矣。——《契丹國志·契丹國初興本末》

學生雖溯洄思切,自念風塵俗吏,未由再睹仙顏,今何幸於此處相遇!——《紅樓夢》

(5) 水迴旋而流 [whirl]。如:洄洄(形容水流翻滾的樣子;昏闇迷惑的樣子);洄洑(水流盤旋的樣子);洄沍(水流受阻而回旋);洄汩(水流湍急迴旋);洄糾(水流盤旋曲折)

詞性變化


◎ 洄 huí

〈名〉

(1) 迴旋的水,作圓周運動的水流 [eddy]

管絃聲沸興方來,池面波溶返照洄。——陸採《懷香記》

(2) 湖名 [Hui Lake]。在湖北省襄陽縣

© 漢典

洄 國語辭典

洄ㄏㄨㄟˊhuí
名
  1. 蜿蜒曲折的水道。《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唐·李白〈送別〉詩:「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裡。」

副
  1. 水流盤旋迴轉的。《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景傳》:「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

© 漢典
【巳集上】【水】 洄·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洄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洄·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𠀤音回。【說文】㴑洄也。【爾雅·釋水】逆流而上曰泝洄。【詩·秦風】溯洄從之。

又水流貌。【後漢·王景傳】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

又湖名,在襄陽。【水經注】蔡州大岸西,有洄湖。

又通䙟。【爾雅·釋訓】洄洄,惛也。【註】洄本作䙟,音韋。

又【集韻】胡對切,音潰。洄湜,水淸也。

© 漢典
【卷十一】【水】

洄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㴑洄也。从水从回。戶灰切

『說文解字注』

(洄)㴑洄也。从水。回聲。以形聲包會意。戶灰切。十五部。

© 漢典

洄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ei˧˥ 唐代读音 *huəi日语读音 SAKANOBORU韩语罗马 HOY现代韩语 회越南语 hói

客家话 [宝安腔] fui2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海陆腔] fui2 [客英字典] fui2 [台湾四县腔] fi2 [梅县腔] fi2 fui2粤语 wui4潮州话 何锅5(回)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灰韻 平聲 回小韻 戶恢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灰部 ;王力系统:匣母 微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洄」 說文‧水部「洄」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廻(hui2)
    2. 茴(hui2)
    3. 迴(hui2)
    4. 鮰(hui2)
    5. 廽(hui2)
    6. 蚘(hui2)
    7. 蛔(hui2)
    8. 囬(hui2)
    9. 囘(hui2)
    10. 缋(hui2)
    11. 烠(hui2)
    12. 蜖(hui2)
同部首
    1. 㵶
    2. 涁
    3. 渱
    4. 潘
    5. 溩
    6. 淅
    7. 泦
    8. 沲
    9. 泂
    10. 潟
    11. 滐
    12. 汌
同筆畫
    1. 玲
    2. 陣
    3. 娍
    4. 祚
    5. 绚
    6. 胃
    7. 举
    8. 胙
    9. 㿫
    10. 㪽
    11. 𠖋
    12. 䓀
初中古詩詞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先秦·无名氏 诗经《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先秦·无名氏 诗经《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先秦·无名氏 诗经《蒹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