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泼水节

拼音 pō shuǐ jié

注音 ㄆㄛ ㄕㄨㄟˇ ㄐㄧㄝ ˊ

泼水节 詞語解釋

解釋

◎ 潑水節 Pōshǔijié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of Dai and some othe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中國傣族和亞洲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在傣歷六月或七月(清明節前後十日左右)。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

-----------------
國語辭典
潑水節pō shuǐ jiéㄆㄛ ㄕㄨㄟˇ ㄐㄧㄝˊ
  1. 東南亞一帶的新年習俗。象徵洗滌罪惡和除舊布新。我國雲南省境內的傣族人亦有此風俗。

© 漢典

泼水节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潑水節 (少數民族節日)

  •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坡道
      2. 坡仙
      3. 颇为
      4. 颇说
      5. 颇胝迦
      6. 颇险
      7. 嶻嶻
      8. 珠衱
      9. 名杰
      10. 骏桀
      11. 逆讦
      12. 抢劫
    相關詞語
      1. 泼婆娘
      2. 泼毛团
      3. 泼口
      4. 泼醅
      5. 泼奴胎
      6. 泼做
      7. 放乖泼
      8. 洒泼
      9. 瓢泼
      10. 悍泼
      11. 发泼
      12. 活泼
      13. 节角
      14. 节气
      15. 节下
      16. 节端
      17. 节操
      18. 节支
      19. 植树节
      20. 穿天节
      21. 天贶节
      22. 丧身失节
      23. 三令节
      24. 无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