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ǔ

jù

ㄐㄩˇ

ㄐㄩˋ

部首 水

部外 5

總筆畫 8

𣻐 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CAE

左右結構

44125111

五筆

倉頡

四角

iegg

ebm

37112

拼音 jǔ jù

注音 ㄐㄩˇ ㄐㄩˋ

部首 水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6CAE筆順 44125111

次 通 標

沮 基本解釋

● 沮

jǔ ㄐㄩˇ《廣韻》慈吕切,上語從。又七余切。魚部。


  1. 終止;阻止。《詩•小雅•巧言》:「君子如怒,亂庶遄沮。」
  2. 敗壞;毀壞。《韓非子•二柄》:「人主有二患: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
  3. 頹喪;消沉。如:沮喪;氣沮。三國魏嵇康《幽憤詩》:「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云能補?」
  4. 恐嚇;恐懼。《禮記•儒行》:「劫之以衆,沮之以兵,死不更其守。」
  5. 懷疑。唐司空圖《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公實寬宏,且無猜沮,每示坦夷之道,不行讒佞之言。」
  6. 通「俎」。古代祭祀時盛牲用的器具。《隸釋•巴郡太守張納碑》:「既脩沮梪,導我以文。」
  7. 通「且」。連詞。並且。《墨子•尚賢下》:「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沮以為善,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勞來也。」

● 沮

jù ㄐㄩˋ《廣韻》將預切,去御精。魚部。


  1. 潮濕;濕潤。《詩•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沮

jū ㄐㄩ《廣韻》子魚切,平魚精。又側魚切,七余切。魚部。


  1. 水名。①源出保康縣西南,東南流與漳水合,南流到荊州市西入長江。 《文選•王粲〈登樓賦〉》:「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②洛水支流。一名東沮水。源出黃陵縣西北之子午嶺,東流至縣南合于洛水。《漢書•地理志下》:「直路,沮水出西,東入洛。」③渭河支流漆水,今陝西省彬縣、岐山縣一帶的漆沮水。周朝的發祥地。《詩•周頒•潛》:「猗與漆沮,潛有多魚。」④漢水北源,發源于陝西省略陽縣,東南流至勉縣,與漢水西源合。漢水古稱沔水,又稱沮水。《漢書•地理志下》:「(武都郡沮縣)沮水出東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⑤源出河南省範縣,本灘水支流,今已湮。《書•禹貢》:「雷夏既澤,源、沮會同。」
  2. 古縣名。漢置,在今陝西省略陽縣與勉縣之間。《漢書•地理志下》:「武都郡,縣九:……沮,沮水出東狼谷,南至沙羨南入江,過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
  3. 姓。《廣韻•魚韻》:「沮,人姓。」

● 沮

jiān ㄐ〡ㄢ《集韻》將先切,平先精。


  1. 〔涓沮〕小水流。《集韻•先韻》:「沮,涓沮,小流。」

● 沮

zŭ ㄗㄨˇ《集韻》壯所切,上語莊。


  1. 〔沮陽〕漢縣名。故治在今河北省懷來縣南。《漢書•地理志下》:「上谷郡,縣十五:……沮陽。」

英語

stop, prevent; defeated, dejected

德語 aufhalten, aufhören ,notschlachten, vernichten ,Ju (Eig, Fam)

法語 arrêter,dissuader,prévenir de,empêcher,ruiner,détruire

【漢典】

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沮 jǔ

動

(1) (形聲。從水,且聲。①( jū)本義:古水名。在今陝西省。②阻止)

(2) 同「阻」。阻止,阻遏;終止 [prevent;stop]

亂庶斯沮。——《詩·小雅·巧言》

其次,爲賞勸罰沮。——《商君書·靳令》

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孟子·梁惠王下》

是以爲善者勸,爲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荀子·強國》

沮之以兵。——《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溯流轉漕,谷恆輸沮。——《漢·巴郡太守都亭侯張納功德敘》

又如:沮撓(阻撓;阻止);沮丘(背水的山丘);沮格(阻攔);沮厄(阻撓遏止);沮止(阻止,遏止)

(3) 畏懼,恐懼 [fear]

賞罰無章,何以沮勸。——《禮記·儒行》。注:「謂恐怖之也。」

又如:沮畏(畏懼);沮恐(畏懼,恐懼);沮喘(恐怖);沮憚(恐懼);沮懾(恐懼)

(4) 破壞,敗壞 [ruin]

妄舉,則事沮不勝。——《韓非子·二柄》

又如:沮咹衂(受挫;挫敗);沮壞(中傷;敗壞);沮解(破壞而使其離散)

(5) 詆譭,誹謗 [slander]。

如:沮短(讒言毀謗);沮誹(誹謗);沮棄(詆譭放棄);沮陷(毀傷誣陷);沮訾(詆譭);沮薄(貶損,詆譭)

詞性變化


◎ 沮 jǔ

形

(1) 喪氣、頹喪或灰心失望 [dejected;demoralized]

神辱志沮。——嵇康《幽憤詩》

又如:沮折(沮喪屈從);沮慘不豫(失望悲慘,不高興);沮氣(喪失志氣);沮索(頹廢失意的樣子);沮恐(沮喪惶恐);沮服(受挫灰心而降伏)

(2) 另見 jù

常用詞組


沮遏沮喪
 

基本詞義


◎ 沮 jù

形

(1) 溼,溼潤 [moist]

彼汾沮洳。——《詩·魏風·汾沮洳》

又如:沮淤(低窪泥濘);沮洳場(低下陰溼的地方);沮濘(低窪泥濘)

(2) 另見 jǔ

【漢典】

沮 國語辭典

沮ㄐㄩjū
名
  1. 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湖北省,東南流至當陽與漳水匯合,南流至江陵注入長江。

  2. 姓。如漢代有沮授。

沮ㄐㄩˋjù
形
  1. 溼潤、不乾枯。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沮,溼也。」唐·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韻〉詩:「門閉深沉樹,池通淺沮溝。」

沮ㄐㄩˇjǔ
動
  1. 止、阻止。《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見悖理亂倫而不沮,是成人之惡,非君子也。」

  2. 敗壞、破壞。如:「沮壞」。《韓非子·二柄》:「妄舉,則事沮不勝。」唐·韓愈〈伯夷頌〉:「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

  3. 恐嚇、威嚇。《禮記·儒行》:「劫之以眾,沮之以兵。」

形
  1. 頹喪、意志消沉。如:「沮喪」、「氣沮」。《文選·嵇康·幽憤詩》:「神辱志沮。」

【漢典】
【巳集上】【水】 沮·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沮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沮·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余切,音苴。水名。【說文】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水經】沮水出東汶陽郡沮陽縣。

又【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沮縣沮水,出東狼谷。【水經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書·禹貢】漆沮旣從。【詩·大雅】自土沮漆。【水經】漆水出扶風杜陽縣兪山,東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縣北,東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卽洛水也。【詩·地理攷】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東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別。詩漆沮入于渭之上流。書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經注】肥如縣,故肥子國,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吳志】赤烏四年,諸葛瑾取柤中。

又【廣韻】側魚切【集韻】臻魚切,𠀤音菹。姓也。黃帝史官沮誦,三國沮授。

又【廣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正韻】再呂切,𠀤音咀。止也,過也,壞也。【詩·小雅】謀猶回遹,何日斯沮。

又【禮·儒行】沮之以兵。【註】沮,謂恐怖之也。

又敗也。【晉語】衆孰沮之。

又沮泄,謂泄漏也。【禮·月令】地氣沮泄,是謂發天地之房。

又丘名。【爾雅·釋丘】水出其後曰沮丘。【註】沮,辭與切。

又【廣韻】疾與切【集韻】象呂切,𠀤音敘。義同。

又【集韻】壯所切,音阻。【漢志】沮陽,縣名。在上谷郡。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將預切,音怚。沮洳,漸濕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註】沮洳,水浸處,下濕之地。【禮·王制】山川沮澤。【註】沮謂萊沛也。

又【集韻】將先切,音箋。涓沮,小流。

【漢典】
【卷十一】【水】

沮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从水且聲。子余切

《說文解字注》

(沮)沮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漢中郡房陵,二志同。左傳之麇國。成大心敗麇師於防渚,闞駰曰:防卽防陵也。今湖北鄖陽府房縣是其地。左傳定四年:吳人敗楚及郢,楚子出涉雎。哀六年:昭王曰:江漢雎漳,楚之望也。前志房陵下曰:東山,沮水所出。東至郢入江。應劭南郡臨沮注曰:沮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水經曰: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東山。東南過臨沮縣畍。又東南過枝江縣。東南入於江。今此水出房縣西南二百里之景山。經當陽縣合南漳水,至荆州府城西南周寅店入江。顧景范曰:其字正作沮。左傳作雎。皆七餘反。後譌爲柤,讀曰租,字與音俱變矣。今襄陽沮水左右地皆曰沮中,亦謂之柤中。襄陽記:柤中在上黃畍。吳志赤烏四年諸葛瑾取柤中。魏志正始四年諸葛瑾攻沮中,正是一事。从水且聲。子余切。五部。按經典釋文、漢書注皆曰七餘反。

【漢典】

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tɕy˥˧ 唐代读音 dzhiǔ tsiu tziù日语读音 HABAMU韩语罗马 CE现代韩语 저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zui3 [台湾四县腔] zu3 zu1 [客英字典] zih3 zih1 [宝安腔] zu1 zu3 [梅县腔] zii5 [海陆腔] zu3 zu1粤语 zeoi1 zeoi2 zeoi3潮州话 之污1(朱)

近代音 精母 魚模韻 平聲陰 疽小空;中古音 清母 魚韻 平聲 疽小韻 七余切 三等 合口;精母 魚韻 平聲 且小韻 子魚切 三等 合口;照莊母 魚韻 平聲 菹小韻 側魚切 三等 合口;從母 語韻 上聲 咀小韻 慈吕切 三等 合口;精母 御韻 去聲 怚小韻 將預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模部 ;從母 模部 ;精母 模部 ;王力系统:精母 魚部 ;從母 魚部 ;精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沮」 庫1672合41757「且」 耳卣西周早期集成5384「沮」 說文‧水部「沮」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𣻐
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䃊(ju3)
    2. 䅓(ju3)
    3. 擧(ju3)
    4. 聥(ju3)
    5. 櫸(ju3)
    6. 襷(ju3)
    7. 挙(ju3)
    8. 柜(ju3)
    9. 舉(ju3)
    10. 𠃥(ju3)
    11. 椇(ju3)
    12. 㐦(ju3)
    13. 䛯(ju4)
    14. 劇(ju4)
    15. 秬(ju4)
    16. 㨿(ju4)
    17. 醵(ju4)
    18. 倨(ju4)
    19. 鋸(ju4)
    20. 具(ju4)
    21. 巨(ju4)
    22. 愳(ju4)
    23. 怚(ju4)
    24. 锯(ju4)
同部首
    1. 澯
    2. 㳃
    3. 㳭
    4. 㴌
    5. 㴆
    6. 灞
    7. 浝
    8. 湭
    9. 汵
    10. 㴑
    11. 渱
    12. 汄
同筆畫
    1. 陑
    2. 厕
    3. 苵
    4. 姁
    5. 昑
    6. 拧
    7. 视
    8. 姌
    9. 𠙈
    10. 䜤
    11. 宗
    12. 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