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ú

ㄑㄩˊ

部首 毛

部外 18

總筆畫 22

㲘 𣭂 𣭳 𣮔 𣯑 𣯒 𣰋 𣰠 𣰧 𣰻 𣰽 㲒 𣯸 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C0D

左右結構

2511125111324111213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hwn|hhwe

bghqu

llnm

62214

拼音 qú

注音 ㄑㄩˊ

部首 毛 部外 18總筆劃 22

基本區 6C0D筆順 2511125111324111213115

標

氍 基本解釋

● 氍

qú ㄑㄩˊ


  1. 〔~毹〕毛織的地毯,舊時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或臺上,因此常用「氍毹」或「紅氍毹」代稱舞臺。

英語 fine woollen cloth; a mat used by the emperor in worshipping god

【漢典】

氍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氍 qú

常用詞組


氍毹
【漢典】

氍 國語辭典

氍ㄑㄩˊqú
  1. 參見「氍毹 」條。

【漢典】
【辰集下】【毛】 氍·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氍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毛】 氍·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玉篇】巨俱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衢。【說文】氍毹、毾㲪,皆氊緂之屬。蓋方言也。【風俗通】織毛褥謂之氍毹。 【玉篇】或作𣰠。【集韻】或作𣰋、𣯸。

【漢典】
【卷八】【毛】

氍 《說文解字》

【卷八】【毛】
《說文解字》

氍毹、毾㲪,皆氊緂之屬,蓋方言也。从毛瞿聲。其俱切

【漢典】

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日语读音 MOUSEN

客家话 [海陆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粤语 keoi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氍」 說文‧毛部「氍」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㲘
𣭂
𣭳
𣮔
𣯑
𣯒
𣰋
𣰠
𣰧
𣰻
𣰽
㲒
𣯸
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戵(qu2)
    2. 㖆(qu2)
    3. 佢(qu2)
    4. 胊(qu2)
    5. 翑(qu2)
    6. 忂(qu2)
    7. 䗇(qu2)
    8. 㽛(qu2)
    9. 鴝(qu2)
    10. 鸜(qu2)
    11. 蠼(qu2)
    12. 癯(qu2)
同部首
    1. 毾
    2. 氎
    3. 㲌
    4. 㲜
    5. 毲
    6. 毶
    7. 毿
    8. 㲬
    9. 㲓
    10. 毤
    11. 㲒
    12. 毜
同筆畫
    1. 躖
    2. 孊
    3. 鑏
    4. 镵
    5. 蠴
    6. 霼
    7. 䨲
    8. 㒿
    9. 鷟
    10. 贕
    11. 𠑬
    12. 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