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毛傳

拼音 máo chuán

注音 ㄇㄠˊ ㄔㄨㄢˊ

毛傳 詞語解釋

解釋
1.《毛詩故訓傳》(一作《毛詩詁訓傳》)的簡稱。爲漢人訓釋《詩經》之作。《漢書.藝文志》着錄三十卷﹐但言毛公作﹐未着其名。東漢鄭玄《詩譜》稱"魯人大毛公爲《詁訓傳》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爲博士。"至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始言大毛公爲漢魯國人毛亨﹐小毛公爲漢趙國人毛萇。後世因以《故訓傳》爲毛亨作﹐亦有以爲乃毛萇作或毛亨作而萇有所增益者。其詁訓大抵本先秦學者的意見﹐保存了許多古義﹐雖有錯誤﹐但仍爲研究《詩經》的重要文獻﹐通行的《十三經注疏》即採用《毛傳》。東漢鄭玄《毛詩傳箋》及唐孔穎達《毛詩正義》﹐爲箋釋疏解《毛傳》之作。清代研究《毛傳》﹐著名的有陳奐的《詩毛氏傳疏》和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參閱王國維《觀堂集林別集.書<毛詩故訓傳>後》。
© 漢典

毛傳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毛傳 (毛傳)

  • 西漢初年,傳授詩經的主要有四家。魯國人申公,齊國人轅固,燕國人韓嬰。但是,這三家著作除《韓詩外傳》,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詩。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現在一般都認爲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詩序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古人做詩、寫文章用典都愛用裏面的解釋。 所以《毛詩》就是《詩經》的《毛傳》。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茅椽
      2. 矛舛
      3. 茅椽
      4. 旄騎
      5. 矛槊
      6. 旄象
      7. 旄氈
      8. 茅臺
      9. 矛弧
      10. 龍鳳船
      11. 鄂君船
      12. 空船
      13. 踏船
      14. 杷桿船
      15. 落得河水不洗船
    相關詞語
      1. 毛利
      2. 毛扇
      3. 毛公檄
      4. 毛咕
      5. 毛囊蟲
      6. 毛序
      7. 鮮毛
      8. 戧毛
      9. 略知皮毛
      10. 金毛
      11. 髭毛
      12. 頰上三毛
      13. 傳審
      14. 傳槽病
      15. 傳漏
      16. 傳葉
      17. 傳送
      18. 傳梆
      19. 漢武帝內傳
      20. 自敘傳
      21. 二人傳
      22. 驚傳
      23. 馳傳
      24. 捷報頻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