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比喻

拼音 bǐ yù

注音 ㄅㄧˇ ㄩˋ

比喻 詞語解釋

解釋

◎ 比喻 bǐyù

[allegory;comparison;metaphor;figure of speech] 一種修辭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

-----------------
國語辭典
比喻bǐ yùㄅㄧˇ ㄩˋ
  1. 將兩種相似的事物相比,使得所說的話或所寫的文章具體生動,容易了解,富有形象化。例如吝嗇的人,可用鐵公雞來比喻其一毛不拔。

英語 to compare, to liken to, metaphor, analogy, figure of speech, figuratively

德語 Metapher (S)​

法語 parabole (rhétorique)​

© 漢典

比喻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比喻

  •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爲“比”、或者“譬(闢)。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爲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爲人所熟知的特徵,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於往常的重新的認識。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爲“明喻(直喻)”、“暗喻(隱喻)”、“類喻”、“借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比玉
      2. 婢鱼
      3. 蔽圉
      4. 比語
      5. 逼喻
      6. 幣玉
      7. 碧玉
      8. 笔词
      9. 筆誅
      10. 鄙概
      11. 筆體
      12. 筆墨之林
      13. 鄙夷不屑
      14. 面諭
      15. 齊譽
      16. 理育
      17. 护誉
      18. 奥郁
      19. 闈閾
    相關詞語
      1. 比张比李
      2. 比飯
      3. 比併
      4. 比類從事
      5. 比儿
      6. 比年不登
      7. 开比
      8. 卢比
      9. 无与伦比
      10. 神比
      11. 櫛次鱗比
      12. 死比
      13. 喻之以理
      14. 喻願
      15. 喻名
      16. 喻指
      17. 喻依
      18. 喻勉
      19. 指喻
      20. 称喻
      21. 多歧援喻
      22. 興喻
      23. 自喻
      24. 慰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