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īn

yān

yǐn

ㄧㄣ

ㄧㄢ

ㄧㄣˇ

部首 殳

部外 6

總筆畫 10

慇 磤 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BB7

左右结构

3351153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vnc

hshne

pdyq

27247

拼音 yīn yān yǐn

注音 ㄧㄣ ㄧㄢ ㄧㄣˇ

部首 殳 部外 6總筆劃 10

統一碼 6BB7筆順 3351153554

次 通 標

殷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殷

yīn ㄧㄣˉ

  1. 富裕,富足:~實。~阜。~富。
  2. 深厚,懇切:情意甚~。~切。~勤。
  3. 衆,多:“士與女,~其盈矣”。
  4. 盛,大:~祭。
  5. 中國朝代名,商代的後期,由盤庚起稱“殷”:~墟。
  6. 姓。

其它字義


● 殷

yān ㄧㄢˉ

     ◎ 黑紅色:~紅。

其它字義


● 殷

yǐn ㄧㄣˇ

  1. 雷聲:“~其雷,在南山之陽”。
  2. 震動:“熊咆龍吟~巖泉”。

英語 many, great; abundant, flourishing

德語 Yin (Familienname)​ (Eig)

法語 rouge foncé,nombreux,grand,régler,(nom de famille)​,roulement de tonnerre

© 漢典

殷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殷 yān

〈形〉

(1) 黑紅色[blackish red]。如:殷妍(紅豔);殷殷(殷紅的樣子)

(2) 另見 yīn

常用詞組


殷紅
 

基本詞義


◎ 殷 yīn

〈形〉

(1) (會意。從殷從殳。本義:盛樂)

(2) 同本義 [grand music]

殷,作樂之盛稱殷。——《說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

五年而殷祭。——《公羊傳·文公二年》

服除而後殷祭。——《禮記·曾子問》

月半不殷奠。——《儀禮·士喪禮》

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樂薦祭上帝也。”

神其來思,時歆薦殷。——《金史》

(3) 大 [grand]

殷,大也;衆也。——《廣雅》

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莊子》

(4) 又如:殷奠(大祭);殷喜(大喜);殷祭(盛大的祭典);殷袔(天子、諸侯在太廟對遠近祖先的盛大合祭);殷殷軫軫(盛大衆多的樣子);殷禮(盛大的祭禮);殷事(指初一、十五日的盛大祭祀)

(5) 衆,多 [abundant]

士與女,殷其盈矣。——《詩·鄭風·溱洧》

(6) 又如:殷大(衆多);殷衆(衆多);殷猥(繁雜);殷遠(繁多而深遠);殷碎(繁雜瑣碎);殷廣(繁多而廣泛);殷繁(繁多;衆多);殷曠(繁多而拖延日久)

(7) 盛 [flourishing]

殷巖泉。——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8) 又如:殷盛(茂盛;繁盛);殷流(盛行);殷殷屯屯(繁盛的樣子);殷熾(殷闐。繁盛);殷草(茂盛的草)

(9) 富裕 [rich;abundant]

民殷國富。——《三國志·諸葛亮傳》

(10) 又如:殷戶(殷實的人家);殷充(充裕,豐盛);殷足(殷實,富足);殷昌(富庶,昌盛);殷阜(富足);殷厚(殷實,富裕);殷然(充裕);殷強(富裕強健);殷饒(富饒,富裕);殷盈(豐盈,富足)

(11) 深,深切 [deep]

在殷憂而弗違。——陸機《嘆逝賦》

情意甚殷。——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12) 又如:殷握(深深地瞭解;掌握);殷謝(深切致謝)

(13) 懇切 [earnest]

書中情意其殷。——宗臣《報劉一丈書》

(14) 又如:殷摯(懇切誠摯);殷重(懇切深厚)

(15) 熱情接待客人或陌生人的 [hospitable]。如:招待甚殷

詞性變化

◎ 殷 yīn

〈名〉

(1) 殷朝 [Yin Dynasty]。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是商代遷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後改用的稱號

殷周之世。——《韓非子·五蠹》

(2) 又如:殷士(殷人);殷正(殷歷正月。相當於農曆十一月);殷冬(舊曆十一月);殷民(殷商的百姓。亦指殷代遺民);殷宗(殷人的宗祀。指殷朝);殷契(殷墟書契的省稱,即殷商甲骨文字);殷理(刑法);殷虛(殷墟);殷見(殷同。周代各方諸侯於一年四季分批朝見天子);殷國(周代天子在侯國行殷見之禮);殷歷(起於週末而傳於漢初的六種古歷之一;亦指殷商時所用曆法)

(3) 古都邑名 [Yin city],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商的第十代君王盤庚遷都於此。後世稱爲“殷墟”

(4) 深厚的情意 [deep feeling;profound friendship]

有懷載殷。——張昭遠《舊唐書》

(5) 姓

(6) 另見 yān

常用詞組


殷富殷鑑殷鑑不遠殷切殷勤殷實殷殷殷殷屯屯殷憂
© 漢典

殷 國語辭典

殷ㄧㄣyīn
名
  1. 朝代名。參見「殷商 」條。

  2. 姓。如唐代有殷令名。

形
  1. 盛大。《書經·洛誥》:「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2. 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實」。《後漢書·卷三一·杜詩傳》:「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

副
  1. 情意深厚、周到。如:「殷切期望」、「招待甚殷」。通「慇」。

  2. 眾多。《詩經·鄭風·溱洧》:「士與女,殷其盈也。」

殷ㄧㄣˇyǐn
狀
  1. 形容雷聲。《集韻·上聲·隱韻》:「殷,雷聲。」《詩經·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陽。」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雷聲殷殷,天色以雲幕而暗。」

動
  1. 震動。《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梵放時出寺,鍾殘仍殷床。」

殷ㄧㄢyān
形
  1. 紅黑色的。《廣韻·平聲·山韻》:「殷,赤黑色。」唐·白居易〈遊悟真寺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 漢典
【辰集下】【殳】 殷·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殷 《康熙字典》

【辰集下】【殳】 殷·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於身切【集韻】【韻會】於巾切,𠀤音咽。【說文】作樂之盛稱殷。【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

又凡盛皆曰殷。【書·洛誥】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又【呂𠛬】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又【爾雅·釋言】殷,中也,正也。【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傳】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氣節。鄭𤣥曰:殷,中也。春分,陽之中。秋分,隂之中。

又【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曰】言甚得地勢之中也。

又衆也。【詩·鄭風】殷其盈矣。【周禮·天官】陳其殷,置其輔。

又【春官·大宗伯】殷見曰同,殷覜曰視。【傳】【註】俱訓衆。

又大也。【禮·曾子問】服除而後殷祭。【疏】殷,大也。大祭謂之殷祭。【莊子·山木篇】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註】翼大逝難,目大視希,故不見人。

又當也。【史記·天官書】衡殷中州河、濟之閒。【正義曰】衡,北斗衡也。殷,當也。言斗衡當黃河、濟水之閒地。

又國號。【史記】契始封商,後盤庚遷都殷墟,改號曰殷。【書傳】殷,亳之別名,在河南。

又姓。【史記·殷本紀】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殷氏,北殷氏。

又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

又【爾雅·釋訓】殷殷,憂也。【詩·邶風】憂心殷殷。【釋文】殷,於巾切,又音隱。

又俗謂周致爲殷勤,別作慇。

又【集韻】倚謹切【正韻】於謹切,𠀤音隱。雷發聲也。【詩·召南】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或从石作磤。

又殷殷,盛貌。【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若有三軍之衆。【揚雄·羽獵賦】殷殷軫軫。

又【集韻】【韻會】𠀤於靳切。音㒚。【莊子·外物篇】其不殷非天之罪。【註】殷,當也,中也。○按當與中皆去聲讀。

又【廣韻】【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韻會】幺閑切,𠀤音黫。赤黑色也。【左傳·成二年】左輪朱殷。【杜註】血色久則殷。殷,音近煙。今人以赤黑爲殷色。【杜甫詩】曾閃朱旗北斗殷。【白居易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俱讀黫yān。

© 漢典
【卷八】【㐆】

殷 《说文解字》

【卷八】【㐆】
『說文解字』

作樂之盛稱殷。从㐆从殳。《易》曰:“殷薦之上帝。”於身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殷)作樂之盛偁殷。此殷之本義也。如易豫象傳是。引伸之爲凡盛之偁。又引伸之爲大也。又引伸之爲衆也。又引伸之爲正也、中也。从㐆殳。依廣韵訂。樂者、樂其所自成。故从㐆。殳者、干戚之類。所以舞也。不入殳部者、義主於㐆也。於身切。古音十三部。廣韵於斤切是也。易曰。殷薦之上帝。豫象傳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𦒱。鄭注。王者功成作樂。以文得之者作籥舞。以武得之者作萬舞。各充其德而爲制。祀天地以配祖𦒱者。使與天同饗其功也。

© 漢典

殷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n˥; jĄn˥; jin˨˩˦ 唐代读音 *qiən qiə̌n qɛn日语读音 SAKAN韩语罗马 UN AN现代韩语 은越南语 ân

客家话 [宝安腔] jin1 [客英字典]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梅县腔]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海陆腔] rin1 ren1 [东莞腔] jin1粤语 jan1 jan2 jin1

近代音 影母 真文韻 平聲陰 因小空;影母 寒山韻 平聲陰 殷小空;中古音 影母 欣韻 平聲 殷小韻 於斤切 三等 開口;影母 山韻 平聲 黰小韻 烏閑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痕部 ;影母 痕部 ;影母 痕部 ;王力系统:影母 文部 ;影母 文部 ;影母 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殷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殷」 乙276合17979「殷」 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殷」 說文‧𠂣部「殷」
「殷」 作冊𤳞卣西周早期集成5400
「殷」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慇
磤
𣪞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禋(yin1)
    2. 洇(yin1)
    3. 溵(yin1)
    4. 阴(yin1)
    5. 愔(yin1)
    6. 喑(yin1)
    7. 欭(yin1)
    8. 𠆭(yin1)
    9. 栶(yin1)
    10. 垔(yin1)
    11. 緸(yin1)
    12. 囙(yin1)
    13. 珚(yan1)
    14. 焉(yan1)
    15. 黰(yan1)
    16. 黫(yan1)
    17. 燕(yan1)
    18. 奄(yan1)
    19. 胭(yan1)
    20. 閼(yan1)
    21. 煙(yan1)
    22. 嶖(yan1)
    23. 阉(yan1)
    24. 傿(yan1)
    25. 䇙(yin3)
    26. 讔(yin3)
    27. 䗞(yin3)
    28. 㐆(yin3)
    29. 蚓(yin3)
    30. 䨸(yin3)
    31. 㥼(yin3)
    32. 檼(yin3)
    33. 㡥(yin3)
    34. 䌥(yin3)
    35. 靷(yin3)
    36. 瘾(yin3)
同部首
    1. 㲂
    2. 段
    3. 殴
    4. 毀
    5. 㲄
    6. 㲆
    7. 殽
    8. 殾
    9. 殼
    10. 殹
    11. 㱿
    12. 㲃
同筆畫
    1. 厜
    2. 酎
    3. 桘
    4. 貤
    5. 狼
    6. 㟏
    7. 捇
    8. 蚖
    9. 㾀
    10. 谂
    11. 党
    12. 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